第四三一节 归咎于命运,怪责于社会(二更)
按惯例,三更是早八午一晚七~明天还会有三更奉上哟~
排戏的时候,原班人马拍电影,准确的说,拍连载半月更剧。
拍之前,就知道这回的戏要录音,而且要对得上口型,光为这,电影学院又新开设了两堂课,一堂官话课,一堂台词课。官话由国子监派出博士教导,台词课则由常抱云的师兄来主讲,虽然人家已经久不登台,那是因为支撑不下来一场戏,但讲讲课是没问题的。
常抱云的师兄,哪个都比常抱云牌大,来讲课谁人不服气。
“阿孟姑娘,还是感觉有些不足之处。”
“什么不足,指电影还是指别的什么?”
“戏班里的学徒也好,成名成家的角儿也好,真正读完蒙学的都不多。涉及到电影的一些知识,任凭工学院的学员在台上怎么讲,他们也不是很能听明白。电影学院不止有演员,还有将来要做导演的,还有影画师,灯光师,及服装道具师。不说别的,只说灯光,学员们讲得口沫横飞,下边听得晕晕陶陶,根本像听天书。”这些分门别类,还是孟约分出来的,所以常抱云口而出也是导演演员道具灯光。
孟约光只听常抱云讲,都能想象到那画面,工学院的学员们都是受过严格的学院教育的。大明的教育分蒙学和学院教育,蒙学一般为五年类似小学,学院教育类似初高中和大学。和很多蒙学都没读完的戏班学徒相比,工学院的学员们少说受过整整二十年的系统教育,便是最后成了工科男,人家的文化课也杠杠的。
且不说其他,就说学员们的外语水平,孟约这样受过大学教育的,都只能望洋兴叹,写个大大的服字给他们,可想面知,学员们的文化水平有多高。
“以后,也要让孩子们读完蒙学,再受几年学院教育,然后进入电影学院来学习。或者电影学院也可以直接招收蒙学结业后的学生,从基础一点点教起,既教学问,也教演戏,如此一来问题才能得以解决。至于眼巴前的问题…暂时让会的先学,不会的安排学别的吧,不要耽误了。”学问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进人脑子里的,眼下要紧的是解决就业问题,毕竟从前他们在戏班每月有月钱可拿,学徒虽然少却也同样足够养活自己。
常抱云也是这样安排,他也是为以后的问题来同孟约说,现在听孟约这样一讲,顿时便有了眉目:“也是,我总想着以后也是这情况,没想以后情况会变。不然,从今年十月开始招收一批蒙学毕业的学生,先试着看。”
“如此正好。”
说完电影学院的事,常抱云就问孟约《缉凶录》九本十本画得怎么样了。
王醴每天晚饭后都会帮孟约画个把时辰,《缉凶录》的进度嗖嗖往上飞,第九本已经画到一半,第十本的分镜向孟约已经全部画好,正和王醴一块画第九本呢:“放心,再不会耽误进度,不过,《缉凶录》可能不会像以前的绘本一样,画个十几本就结束。从三司和应天府取来的卷宗里,有好些可写的,我就想有不能画长一点。”
“长短无碍,若案情安排得当,长一些也好。”反正只要是打鼓人的戏,只要主角是太祖,常抱云觉得大家能看一百年都不厌倦。而且,太祖变成小孩这个梗,估计大家伙儿每看一次,都能乐一次,绝对不带嫌梗用老的。
以及,《缉凶录》委实有很多有趣的梗,比如白天接触过凶手,晚上会变小孩子,比如太祖是穿过打鼓人所有戏的太祖,再比如场场戏死人,平均每场戏死一个半。为平衡“死”太多人导致看戏的人觉得身边不安全,曹仲仑还费了好大劲去安排,甚至还动用了孟约这些年一直在捐资建设的心学来辅助。
陈恂他们有感孟约孜孜不倦,劝都劝不回的捐资,特地钻研了所有的卷宗,配合剧情,安排各种心学上的解释。同时还要按孟约的建议,不要让人有一种“社会对不起我,所以我变态我杀人,我童年有阴影父母离异家庭不幸福,所以我堕落我杀人”的理所当然认知。
要有对比,要传递“这世上遭遇不公的那么多,有的人变态,有的人却在变态的环境中挣扎着长成亭亭高树,沐浴灿烂阳光。所以,不要为自己的堕落找借口,也不要因凶手曾遭遇的不幸而产生同情”的思想。因为孟约不希望有朝一,有人对杀人凶手,对强X、抢劫的犯案人抱以同情,对于一切罪恶,法律的严惩才是最好的救赎。
王醴这天被通政使招去陪同看《缉凶录》,看完后,通政使问王醴:“下戏演什么案件,略微透一点就成。”
因为绘本早出了,王醴倒也没藏着,他又不是坚定不剧透原则的孟约:“名为《同命》,是讲两个际遇差不多的角色,年龄身高处境都很相似,年幼时的遭遇也很相似。”
通政使听到答案表示足,再多剧透他也不要,他还等着到时候新新鲜鲜地看第二场戏。
王醴却对孟约为什么这么安排产生疑问,回家问孟约:“年年为何把《同命》这场戏安排在第二场?”
“因为我想奠定下整部戏的呀,种子下土,迟早要生发芽长成大树,不从上开始下工夫,便要到枝枝叶叶上去动手,那多麻烦。”孟约对整部戏有的立意就是——所有对命运不公的抱怨,都是你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命运再如何不公,也大数人风雨而上,只有无能之辈才将一切归咎于命运,怪责于社会。”
王醴看着孟约,忽笑意温柔:“我的年年,果然是小甜甜,甜得跟一样。”
孟约:“啊…”这家哪来的,怎么就忽然甜言语来她,不是在说《缉凶录》第二场戏吗?
王醴:这不是你给我的赞歌吗,比起《疾风令》,《同命》才真叫是正儿八经的赞歌呢。
孟约:你想得未免有点多。
“呀,王小二踢我了耶。”
王醴:看在赞歌的份上,王小二就王小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