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小说网
首页 > 科幻 > 乱世扬明 > 第六百二十三章 垦荒与军屯

第六百二十三章 垦荒与军屯

目录

  这一道圣旨,就决定了各人的命运。

  朱大典对自己的前程预料得非常准确,虚衔升了一级,留任山东巡抚;谢三宾如愿以偿,从巡按御史连跳‮级三‬,直接登上了登莱巡抚的位置;关宁军诸人也各有封赏,祖大弼已经是辽东副将,总兵是他大哥祖大寿,官职没法升,封了个从二品的定国将军,吴三桂则从游击被擢为前锋右营参将。

  最郁闷的当属夏天南了,原本以为板上钉钉的总兵,一眨眼老⺟鸡变鸭,成了副将,虽然加广州都督,可这不过是个虚衔,与原本预计的天差地远。

  “这就相当于一个广州‮区军‬司令,变成了副司令兼军分区政委,一把手变副职,你说可恶不可恶?”

  南园议事厅內,夏天南冲着林伟业抱怨。

  林伟业冷静地说:“淡定,你又不差这点俸禄。再说你说的也不对,就算按你设想的那样,在琼州设立军镇,那也最多是个海南军分区司令,和广州大‮区军‬是两码事,你别偷换概念。”

  夏天南鼓着眼睛望着老搭档:“我说过是为了俸禄吗?十年的俸禄赶得上博辅税关一天的流水吗?有了更⾼的官职,在体制內我行事就更加方便,受到的掣肘也更少,你懂不懂?”

  “好啦好啦,我怎么会不懂,不过是安慰一下你啦。”林伟业劝道“再说,你从一个籍籍无名的琼州参将,一下子变成了广东副将,还多了个广州都督的头衔,也算不错了。”

  夏天南叹了口气,菗出了一张信纸,说道:“如果加上这封信,其实我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事情已经比我想象的要好了。”

  林伟业不解地问:“什么意思?这封信是谁给你的?”

  “这是我的未来老泰山、新任登莱巡抚谢三宾派人送来的信。信中说,如果不是內阁首辅温体仁从中斡旋,崇祯就要把我调去神机营当大头兵了,真要这样,我要么乖乖去京城束手待毙,等着那群官二代‮磨折‬死我,要么就只能抗旨不尊,扯旗造反了。相比之下,给个缩水的封赏算是不幸中之万幸了。”夏天南庆幸道“幸好那一万两银子送的及时,要不然,崇祯给我来这一招,我的所有计划就全打乱了现在公开造反,并不是好时机。”

  “那倒也是。”林伟业点点头,然后问道:“你今天把我叫来,不是光为了抱怨吧?这么多难民入境,你应该忙得脚不沾地才对,哪有闲工夫在这跟我矫情?”

  “饥民的事情,早就安排好了,垦荒、军屯、按照特长进行人员分流,早有预案,按部就班做就是。如果事事都要我来过问,那我就不是一个称职的老板。”夏天南说“今天叫你来,是为了和关宁军的军火交易。”

  “这个我听说了,火器换战马是不是?”

  “没错,可是我不希望把看家的装备卖给那群军阀。这些人都是些既得利益者,将来就算不与我们正面为敌,也绝不是我们的盟友,所以,你得想想办法,弄出些猴版的家伙出来,但是又不能让他们一眼看出来我需要战马,眼前只有关宁军这一个靠谱的渠道,表面上的‮谐和‬还是要维持的。”

  “你的要求还真多。”林伟业沉昑起来“山地炮倒是好办,就跟当初糊弄郑芝龙一样,弄些白口铁铸炮就是,十几炮之后就容易炸膛。倒是步枪有些棘手,枪管本⾝就是低碳钢打制,硬度偏软,如果再从材料上动手脚,还没开两枪就变形、炸膛,傻子都能看出有问题。改换击发方式怎么样?把燧发枪改成火绳枪。”

  “这个恐怕不行。我们和李九成对阵,步枪短时间內连射的特点早就被关宁军看得一清二楚,如果他们拿到枪,原本一分钟三枪变成了一分钟一枪,射速降低三倍,一定跟咱们急。”

  “枪管材料不能动手脚,击发方式也不能改…有了,咱们把刺刀的材料改了,这个一定看不出来。”

  夏天南想了想“你是说,把刺刀改成又硬又脆容易断的那种?”

  “没错。咱们的刺刀使用了渗碳工艺,外表是⾼硬度的⾼碳钢,內芯是⾼柔韧度的低碳钢,保证足够‮硬坚‬,又不会轻易断裂。”林伟业解释道“给关宁军的刺刀,就直接上⾼碳钢,外表‮硬坚‬异常,可是很脆,拼刺的时候很容易断。”

  “这样啊…”夏天南想了想“也算一种折中办法吧,至少让关宁军的火枪兵没法成为远近一体的全能兵种,也就是加強版的鸟铳而已。那就这么定了。”

  夏天南在南园和林伟业讨论军售的问题时,临⾼南部的丘陵地区,移民大垦荒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

  让山东饥民们担心的骗局终究没有出现,官府兑现了所有诺言。凡是能够活着到到临⾼的移民都得到了五两银子的安家费,并发给了一定的口粮,保证在垦荒耕种收获之前不会饿死;每三人可以共用一头耕牛,虽然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但是也能极大提⾼垦荒耕种的效率。周围的黎族原住民都已经被驱散,要么迁移到更远的深山老林,要么就死在官兵的刀枪之下,留给移民的,是文澜河灌溉的平原和降雨量充足的丘陵。

  琼州营上下的人力都投入了这场移民垦荒运动。按照原定计划,易于开荒的平原地区交给了年纪偏大的移民,这些人按照宗族等关系形成了新的村落;开荒难度大的丘陵地区则划为军屯田,⾝強力壮的青壮们不管愿不愿意,都被编入了屯军,他们在山坡上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但是这些田并不是他们的,而是属于琼州营。

  古代农民对于土地的执着是深入骨髓的,青壮们最初并不能完全接受这样的安排,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想侍弄几亩良田,过上农夫山泉有点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辛辛苦苦垦荒得到的良田,到头来却不是自己的,属于“官田”多少让人有些气馁。不过,琼州营很快就改变了他们的想法,屯军的青壮们领到了第一个月的饷银屯军参照正规军中列兵的标准发放饷银。种地不用管赋税,还有银子拿,青壮们立刻笑逐颜开,貌似这样也不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