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小说网
首页 > 科幻 > 重生之大明国公 > 第五百五十六章 需要办法

第五百五十六章 需要办法

目录

  实际上,张居正给拿给李太后的拿到奏折上面,记载着上百个县官、知府的名字。这些人全都是如今还在任的,但是也同时都是有问题的。至于有什么问题,张居正没有奏折上写明,而是另外将一摞文书呈给了李太后。在那些文书上面,事无巨细全都是记载的清清楚楚。

  虽然说李太后一个人不可能将每一份文书都详详细细地查阅一番,寻找到底有没有问题。但是张居正为了这一天等待了好久,也准备了好久,他自然是不希望发生任何的意外。所以他和张凡以及冯宝在挑选这些的时候,也是极为认真仔细的,每一个人他们是看的清清楚楚,确认的确是有问题了之后,才会将那人的名字写上去。

  叹了一口气,李太后这才是问道:“既然这些事情都是真的,那么张卿家又打算如何处理呢?”

  张凡不知道刚才李太后的那一声叹息到底代表了什么,或许是认同,又或许是有些悲哀吧。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李太后总算是认同了这种情况的‮实真‬。或许她之前就心里明⽩,但是她一直不肯承认,在她治下的大明王朝居然如此的不堪。现在,总算是将事情摆在了眼前。这才有了最起码的,可以谈论的条件。

  “张卿家不会就想这么弹劾这些人吧!”李太后问道“要知道,这些人虽然官位不大,但是却个个是地方上的知县、知府,与百姓之间的牵连深得很。倘若是有三、五个因为贪赃枉法而被朝廷所治,再找人顶替上他们的官位,这倒也没什么。但是如今,这牵涉到上百人之多,若是这么弹劾下来,上百人被罢官,天下人倒是痛快了,可是朝廷怎么办!这事情太过突然了,朝廷一时半会本找不出上百个五品、七品的‮员官‬去顶替这些人。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想来两位卿家比之哀家要更能明⽩。”

  李太后所说的话,没有人能够否认。她这番话看似是在为那些人辨别什么,而实际上本就不是。那些‮员官‬们毕竟是犯了事情的,这点有张凡和冯宝所提供的那些文书就⾜以说明问题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李太后对于张凡和冯宝两人,或者说是应该对于锦⾐卫和东厂的相信。诚然,不论是锦⾐卫还是东厂,私底下总是会存在一些不符规矩的小动作,有的甚至是公然违抗皇命的事情。但是在这种时候,这种需要拿出东西来公布于众的时候,他们也绝对不会做那些事情。

  毕竟他们心里头清楚,朝廷的‮员官‬们对他们的态度一直都不好。就算是最好的时候,也不会怎么说话的。如今,他们既然要拿出什么能让那些人信服的东西,自然是不可能弄虚作假的。而且万一被李太后知道了,那⿇烦可就是更大了,没有人希望那种事情发生。

  所以这些文书上面所记载的东西,绝对是‮实真‬的,而且李太后也愿意相信。

  但是她越是相信,就越是觉得这件事情棘手无比。正像是刚才所说的那样,既然是有了真凭实据,而且张居正的走着也呈上来了,那么一旦弹劾下来,这些人绝对都是跑不了的。丢官那都是小事,弄不好还要有几个掉脑袋的。

  可是重点不是这里,重点是这人数,实在是太多了一些。倘若是一下子让这些人全都丢官了,朝廷一时半会之间本就找不出这么多的人来顶替这些人的位置,那么一来,这上百个县城可就要了。这在起义不断的大明朝,自然是一见十分让人担心的事情,没有人敢对此有任何的疏忽。

  当然,还有个办法,那就是弹劾这些人,却并不是将他们全都一网打尽,罢官了事。但是张凡等人商量了一番之后,觉得那么做的话,情况可能会更加糟糕。

  诚然,不将这些人全都罢官,的确是可以让各地在仍然有地方官的情况下,依然正常地运转。但是,他们不得不担心一点。

  首先,那些明明被弹劾了,却没有被罢官的人并非蠢材,他们心里头明⽩自己为何犯了如此大过却任然能够穿着官服、戴着乌纱帽的原因。而且他们心里头也同样明⽩,现在不将他们罢官,并不代表着朝廷会忘记他们。相反,这种事情,特别是牵连到政事的时候,那是绝对没有人会忘记什么的。将来,或许等到时局平稳的时候,朝廷自然是会翻出旧账。甚至于,以后若是有了什么需要的时候,就会有人翻出他们的事情,针对个别人来再次弹劾他们。

  如此一来的话,既然这些人知道自己的官位是不得长久的,那么他们依然在其位,自然是要为自己留好后路了。偷偷地逃跑有可能,自暴自弃地开始公开地大肆贪赃更是肯定的,为将来做打算。

  这么一来的话,更是远远比撤掉这些人的危害要来的更大。毕竟就算是用上一个没有什么才能的人,在张居正如今当政的情况下,这些人最起码的品行还是不错的。但是留着原来的人,并且开始肆无忌惮之后,那伤害可就不仅仅如此了,百姓必然会更加地深恶痛绝,到时候会引起什么样的情况也就无人敢预料了。

  而且还有一点,想要留下一批也是不可能的。都说官官相护,很多‮员官‬之间都是有关系的,特别是这些底层的‮员官‬。虽然说这些人,人人都想要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但是他们毕竟势单力薄,需要相互联合起来才能够“共同进步”将来其中若是有一人能够上位,凭借着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人所拿住他的把柄,自然是也要提携一番的。

  要是有的人被罢官了,有的人去没有。那些被罢官的人必然是会心生嫉恨。不要说张居正的奏折中弹不弹劾其他的人了,即便是奏折中没有其他人的名字,那些被罢官的人也会招供出来。要是那样的话,朝廷本就不可能置之不理。

  “微臣心中明⽩这其中的利害。”张居正开口说道“微臣如今也并不是要弹劾这些人。”

  “那卿家你…”听张居正这么一说,李太后更加惑了。既然张居正不想要弹劾这些人,如今又为何会将这道奏折呈上来!再说了,如今奏折已经是到了李太后的手中,她也看过了。既然已经看了,那就不能当成没有发生过这件事情。

  “微臣之所以要跟太后说这些,是想要对太后说…”张居正解释道“如今重要的并不是这些犯错的‮员官‬,而是朝廷中对于他们的约束有问题。”

  “约束?”李太后听张居正这么一说,过了会才想明⽩“卿家的意思是,朝廷的‘京察’和‘大计’有问题?”

  “回太后的话,微臣并非那个意思。”张居正说道“‘京察’和‘大计’乃是本朝开国之时就定下的,其本意就是为了考核‮员官‬,怎么会有错误。”

  “那你的意思是…”李太后对于张居正的话更加惑起来了。

  “微臣的意思是,这本⾝并无错误,毕竟是为了朝廷好。”张居正解释道“但是这么多年下来,这‘京察’与‘大计’已成制度。京官的‘京察’每六年一次,地方官吏的‘大计’没三年一次,太过固定了,让那些官吏们没到这个时候都会有所准备。就像昨年那般,据说年关刚过的时候,这些地方上的知县和知府就已经开始准备,应付朝廷拍下去的监察之人了。等到完毕之时,出了查出来五十余人有问题,办了二十余人之外,其他的人却是一点点的问题都没有。微臣查过卷宗,别说是贪赃枉法了,其他的几百县官,就是连一文钱都没有贪渎过。太后觉得,这能信吗?”

  张居正的这番话一说出来,在场的人都是轻声笑了起来,就连朱翊钧也不例外。这倒不是他们缺乏紧张感,或者觉得此事无关紧要,实在是张居正说的话有些好笑了。

  不管是谁都知道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当然,这句话可能有所夸张,也有可能力度不够,但是有一条,它所说的却是实话。别说是县官、知府了,就连再往下面的县臣、捕头不快,甚至是看棺验尸的杵作都会有些灰⾊收⼊。倘若说一个人做官几年下来,一文钱都没有收过的话,实在是让人难以相信。

  不过,虽然面对张居正的话,几人都是笑了起来,但是这也没什么,没什么好叹息的,也没什么好悲哀的。毕竟收受贿赂这种事情,无论是这泱泱天朝、还是西域别国,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这种情况都是无法杜绝的。

  既然贪污不过是本朝厉害一点,却不是本朝独有的,那么众人还有什么好悲哀和‮愧羞‬的呢。

  “既然如此,不知道张卿家可有何良策否?”李太后问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