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小说网
首页 > 热门 > 周国平自选集 > 智慧和信仰(1)

智慧和信仰(1)

目录

  ——读史铁生《病隙碎笔》三年前,在轮椅上坐了三十个年头的史铁生的生活中没有出现奇迹,反而又有新的灾难降临。由于双肾功能衰竭,从此以后,他必须靠⾎透析维持生命了。当时,一个问题立刻使我——我相信还有其他许多喜他的读者——満心忧虑:他还能写作吗?在瘫痪之后,写作是他终于找到的活下去的理由和方式,如果不能了,他怎么办呀?现在,仿佛是作为一个回答,他的新作摆在了我的面前。

  史铁生把他的新作题做《病隙碎笔》,我知道有多么确切。他每三天透析一回。透析那一天,除了耗在医院里的工夫外,坐在轮椅上的他往返医院还要经受常人想像不到的‮腾折‬,是不可能有余力的了。第二天是⾝体和精神状况最好(能好到哪里啊!)的时候,惟有那一天的某一时刻他才能动一会儿笔。到了第三天,⾎里的毒素重趋和,体况恶化,写作又成奢望。大部分时间在受病‮磨折‬和与病搏斗,不折不扣是病隙碎笔,而且隙那样小得可怜!

  然而,读这本书时,我在上面却没有发现一丝病的愁苦和影,看到的仍是一个‮浴沐‬在思想的光辉中的开朗的史铁生。这些断断续续记录下来的思绪也毫不给人以细碎之感,倒是有着內在的连贯。这部新作证明,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不是一个残疾人和重病患者,他的自由的心魂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疆之域,思考着生与死、苦难与信仰、残缺与爱情、神命与法律、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他的思考既执著又开阔,既深刻又平易近人,他的“写作之夜”依然充实而完整。对此我只能这样来解释:在史铁生⾝上业已形成了一种坚固的东西,⾜以使他的精神历尽苦难而依然健康,备受打击而不会崩溃。这是什么东西呢?是哲人的智慧,还是圣徒的信念,抑或两者都是?

  常常听人说,史铁生之所以善于思考,是因为残疾,是因为他被困在轮椅上,除了思考便无事可做。假如他不是一个残疾人呢,人们信心十⾜地推断,他就肯定不会成为现在这个史铁生,——他们的意思是说,不会成为这么一个优秀的作家或者这么一个智慧的人。在我看来,没有比这更加肤浅的对史铁生的解读了。当然,如果不是残疾,他也许不会走上写作这条路,但也可能走上,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他的那种无师自通的哲学智慧决不是残疾解释得了的。一个明显的证据是,我们在别的残疾人⾝上很少发现这一显著特点。当然,在非残疾人⾝上也很少发现。这至少说明,这种智慧是和残疾不残疾无关的。

  关于残疾,史铁生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在此意义上,残疾是与生俱来的,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这样。看到人所必有的不能和限制,这是智慧的起点。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就是因为知道人之必然的无知,而被阿波罗神赞为最智慧的人的。众所周知,苏格拉底就不是一个残疾人。我相信,史铁生不过碰巧是一个残疾人罢了,如果他不是,他也一定能够由生命中必有的别的困境而觉悟到人的本限制。

  人要能够看到限制,前提是和这限制拉开一个距离。坐井观天,就永远不会知道天之大和井之小。人的本限制就在于不得不有一个⾁⾝凡胎,它被望所支配,受有限的智力所指引和蒙蔽,为生存而受苦。可是,如果我们总是坐在⾁⾝凡胎这口井里,我们也就不可能看明⽩它是一个本限制。所以,智慧就好像某种分⾝术,要把一个精神的自我从这个⾁⾝的自我中分离出来,让它站在⾼处和远处,以便看清楚这个在尘世挣扎的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可能的出路。

  从一定意义上说,哲学家是一种分⾝有术的人,他的精神自我已经能够十分自由地离开⾁⾝,静观和俯视尘世的一切。在史铁生⾝上,我也看到了这种能力。他在作品中经常把史铁生其人当做一个旁人来观察和谈论,这不是偶然的。站在史铁生之外来看史铁生,这几乎成了他的第二本能。这另一个史铁生时而居⾼临下俯瞰自己的尘世命运,时而冷眼旁观自己的执和嘲笑自己的妄念,当然,时常也关切地走近那个困顿中的自己,对他劝说和开导。有时候我不噤觉得,如同罗马已经不在罗马一样,史铁生也已经不在那个困在轮椅上的史铁生的躯体里了。也许正因为如此,⾁⾝所遭遇的接二连三的灾难就伤害不了已经不在⾁⾝中的这个史铁生了。

  看到并且接受人所必有的限制,这是智慧的起点,但智慧并不止于此。如果只是忍受,没有拯救,或者只是超脫,没有超越,智慧就会沦为冷漠的⽝儒主义。可是,一旦寻求拯救和超越,智慧又不会仅止于智慧,它必不可免地要走向信仰了。

  其实,当一个人认识到人的限制、缺陷、不完美是绝对的,困境是永恒的,他已经是在用某种绝对的完美之境做参照系了。如果只是把自己和别人作比较,看到的就只能是限制的某种具体形态,譬如说⾁体的残疾。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以自己的残缺比别人的肢体齐全,以自己的坎坷比别人的一帆风顺,所产生的只会是怨恨。反过来也一样,以别人的不能比自己的能够,以别人的不幸比自己的幸运,只会陷⼊浅薄的沾沾自喜。惟有在把人与神作比较时,才能看到人的限制之普遍,因而不论这种限制在自己或别人⾝上以何种形态出现,都不馁不骄,心平气和。对人的限制的这样一种宽容,换一个角度来看,便是面对神的谦卑。所以,真正的智慧中必蕴涵着信仰的倾向。这也是哲学之所以必须是形而上学的道理之所在,一种哲学如果不是或明或暗地包含着绝对价值的预设,它作为哲学的资格就颇值得怀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