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小说网
首页 > 热门 > 妞妞 > 第二章 新大陆(札记之一)

第二章 新大陆(札记之一)

目录

  初为人⽗的⽇子,全新的体验,全新的感情,人生航行中的一片新‮陆大‬。我怀着怎样虔诚的感和新鲜的喜悦,守在妞妞的摇篮旁,写下了登陆第一个月的游记。我何尝想到,当时的妞妞已经⾝患绝症,我的新‮陆大‬注定将成为我的凄凉的流放地,我生命中的永恒的孤岛…

  1奇迹

  四月的一个夜晚,那扇门打开了,你的出现把我突然变成了一个⽗亲。

  在我迄今为止的生涯中,成为⽗亲是最接近于奇迹的经历,令我难以置信。以我凡庸之力,我怎么能从无中把你产生呢?不,必定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运作了无数世代,然后才借我产生了你。没有这种力量,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亲或⺟亲。

  所以,对于男人来说,唯有⽗亲的称号是神圣的。一切世俗的头衔都可以凭人力获取,而要成为⽗亲却必须仰仗神力。

  你如同一朵舂天的小花开放在我的秋天里。为了这样美丽的开放,你在世外神秘的草原上不知等待了多少个世纪?

  由于你的到来,我这个不信神的人也对神充満了敬意。无论如何,一个亲自来天使的人是无法完全否认上帝的存在的。你的奇迹般的诞生使我相信,生命必定有着一个神圣的来源。

  望着你,我噤不住像泰戈尔一样惊叹:“你这属于一切人的,竟成了我的!”

  2摇篮与家园

  今天你从你出生的医院回到家里,终于和爸爸妈妈团圆了。

  说你“回”到家里,似不确切,因为你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家。

  不对,应该说,你来了,我们才第一次有了一个家。

  孩子是使家成其为家的据。没有孩子,家至多是一场有点儿过分认真的爱情游戏。有了孩子,家才有了自⾝的实质和事业。

  男人是天地间的流浪汉,他寻找家园,找到了女人。可是,对于家园,女人有更正确的理解。她知道,接纳了一个流浪汉,还远远不等于建立了一个家园。于是她着手编筑一只摇篮,——摇篮才是家园的起点和核心。在摇篮四周,和摇篮里的婴儿一起,真正的家园生长起来了。

  屋子里有摇篮,摇篮里有孩子,心里多么踏实。

  3最得意的作品

  你的摇篮放在爸爸的书房里,你成了这间大屋子的主人。从此爸爸不读书,只读你。

  你是爸爸妈妈合写的一本奇妙的书。在你问世前,无论爸爸妈妈怎么想象,也想象不出你的模样。现在你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么完美,仿佛不能改动一字。

  我整天坐在摇篮旁,怔怔地看你,百看不厌。你总是那样恬静,出奇地恬静,小脸蛋闪着洁净的光辉。最美的是你那双乌黑澄澈的眼睛,一会儿弯成‮媚妩‬的月牙,掠过若有若无的笑意,一会儿睁大着久久凝望空间中某处,目光执著而又超然。我相信你一定在倾听什么,但永远无法知道你听到了什么,真使我感到神秘。

  看你这么可爱,我常常噤不住要抱起你来,和你说话。那时候,你会盯着我看,眼中闪现两朵仿佛会意的小火花,嘴角微微一动似乎在应答。

  你是爸爸最得意的作品,我读你读得⼊

  4舍末求本

  我退学了。这是德国人办的一所权威的语言学校,拿到这所学校的‮凭文‬,差不多等于拿到了去德国的通行证。

  可是,此时此刻,即使请我到某个‮家国‬去当国王或议员,我也会轻松地谢绝的。当我的孩子如此奇妙地存在着和生长着的时候,我别无选择。你比一切‮凭文‬、⾝份、头衔、幸遇更加属于我的生命的本质。你使我更加成其为一个人,而别的一切至多只是使我成为一个幸运儿。我宁愿错过一千次出国或别的什么好机会,也不愿错过你的每一个笑容和每一声啼哭,不愿错过和你相处的每一刻不可重复的时光。

  如果有人讥笑我没有出息,我乐于承认。在我看来,有没有出息也只是人生的细枝末节罢了。

  5心甘情愿的辛苦

  未曾生儿育女的人,不可能知道⽗⺟的爱心有多痴。

  在怀你之前,我和妈妈一直没有拿定主意要不要孩子。甚至你也是一次“事故”的产物。我们觉得孩子好玩,但又怕带孩子辛苦。有了你,我们才发现,这种心甘情愿的辛苦是多么有滋有味,爸爸从给你换尿布中品尝的乐趣不亚于写出一首好诗!

  这样一个⾁团团的小躯体,有着和自己相同的生命密码,它所勾起的如痴如醉的恋和牵肠挂肚的爱,也许只能用生物本能来解释了。

  哲学家会说,这种没来由的爱不过是大自然的狡计,它借此把乐于服役的⽗⺟们当成了人类种族延续的工具。好吧,就算如此。我但有一问:当哲学家和诗人怀着另一种没来由的爱从事精神的劳作时,他们岂非也不过是充当了人类文化延续的工具?

  6你、我和世界

  你改变了我看世界的角度。

  我独来独往,超然物外。如果世界堕落了,我就唾弃它。如今,为了你有一个⼲净的住所,哪怕世界是奥吉亚斯的牛圈,我也甘愿坚守其中,承担起清扫它的苦役。

  我旋生旋灭,看破红尘。我死后世界向何处去,与我何⼲?如今,你纵然也不能延续我死后的生存,却是我留在世上的一线扯不断的牵挂。有一纽带比我的生命更久长,维系着我和我死后的世界,那就是我对你的祝福。

  有了你,世界和我息息相关了。

  7弱小的力量

  我已经厌倦了做暴君的奴隶,却被你的弱小所‮服征‬。

  你的力量比不上一株小草,小草还⾜以支撑起自己的生命,你只能用啼哭寻求外界的援助。可是你的啼哭是天下最有权威的命令,一声令下,妈妈的啂头已经为你檫拭⼲净,爸爸也已经用臂湾为你架设一只温暖的小

  此刻你闭眼安睡了。你的小⾝子信赖地倚偎在我的怀里,你的小手紧紧抓住我的⾐襟。闻着你⾝上散发的啂香味,我不噤流泪了。你把你的小生命无保留地托付给我,相信在爸爸的怀里能得到绝对的‮全安‬。你怎么知道,爸爸连他自己也保护不了,我们的生命都在上帝的掌握之中。

  不过,对于爸爸妈妈,你的弱小确有非凡之力。唯其因为你弱小,我们的爱更深,我们的责任更重,我们的服务更勤。你的弱小召唤我们迫不及待地为你献⾝。

  8续写《人与永恒》

  朋友来信向我道贺:“你补上了《人与永恒》中的一章,并且是最奇妙的一章。”

  说得对。

  我曾经写过一本题为《人与永恒》的书,书中谈了生与死、爱与孤独、哲学与艺术、写作与天才、女人与男人等等,惟独没有谈孩子。我没有孩子,也想不起要谈孩子。孩子真是可有可无,我不觉得我和我的书因此有什么欠缺。现在我才知道,男人不做一回⽗亲,女人不做一回⺟亲,实在算不上完整的人。一个人不亲自体验一下创造‮生新‬命的神秘,实在没有资格奢谈永恒。

  并不是说,养儿育女是人生在世的一桩义务。我至今仍蔑视一切义务。可是,如果一个男人的⽗、一个女人的⺟——人中最人的部分——未得实现,怎能有完整的人呢?

  并不是说,传宗接代是个体死亡的一种补偿。我至今仍不相信任何补偿。可是,如果一个人不曾亲自接过来自永恒的使者,不曾从婴儿尚未沾染岁月尘埃的目光中品读过永恒,对永恒会有多少真切的感知呢?

  孩子的确是《人与永恒》中不可缺少的一章,并且的确是最奇妙的一章。

  9孩子带引⽗⺟

  我记下我看到的一个场景——

  ⻩昏时刻,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在小河边玩,兴致地替孩子捕捞河里的蝌蚪。

  我立即发现我的记述有问题。真相是——

  ⻩昏时刻,一个孩子带着他的⽗⺟在小河边玩,教他们兴致地捕捞河里的蝌蚪。

  像捉蝌蚪这类“无用”的事情,如果不是孩子带引,我们多半是不会去做的。我们久已生活在一个功利的世界里,只做“有用”的事情,而“有用”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哪里还有工夫和兴致去玩,去做“无用”的事情呢?直到孩子生下来了,在孩子的带引下,我们才重新回到那个早被遗忘的非功利的世界,心甘情愿地为了“无用”的事情而牺牲掉许多“有用”的事情。

  所以,的确是孩子带我们去玩,去逛公园,去跟踪草叶上的甲虫和泥地上的蚂蚁。孩子更新了我们对世界的感觉。

  10凡夫俗子与超凡脫俗

  在哲学家眼里,生儿育女是凡夫俗子的行为。这自然不错。不过,我要补充一句:生儿育女又是凡夫俗子生涯中最不凡俗的一个行为。

  婴儿都是超凡脫俗的,因为他们刚从天国来。再庸俗的⽗⺟,生下的孩子决不庸俗。有时我不噤惊诧,这么天真可爱的孩子怎么会出自如此平常的⽗⺟。

  当然,这不值得夸耀。正如纪伯伦所说:“他们是凭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但是,能够成为凭借,这就已经是一种光彩了。

  孩子的世界是尘世上所剩不多的净土之一。凡是走进这个世界的人,或多或少会受孩子的熏陶,自己也变得可爱一些。

  孩子的出生为凡夫俗子提供了一个机会。被孩子的明眸所照亮,多少因岁月的消蚀而暗淡的心灵又焕发出了人的光辉,成就了可歌可泣的爱的事业。一个人倘若连孩子都不能给他以启迪,他反而要把孩子拖上他的轨道,那就真是不可救药的凡夫俗子了。

  11忘恩负义的⽗⺟

  过去常听说,做⽗⺟的如何为子女受苦、奉献、牺牲,似乎恩重如山。自己做了⽗⺟,才知道这受苦同时就是享乐,这奉献同时就是收获,这牺牲同时就是満⾜。所以,如果要说恩,那也是相互的。而且,愈有爱心的⽗⺟,愈会感到所得远远大于所予。

  对孩子的爱是一种自私的无私,一种不为公的舍己。这种骨⾁之情若陷于盲目,真可以使你为孩子牺牲一切,包括你自己,包括天下。

  其实,任何做⽗⺟的,当他们陶醉于孩子的可爱时,都不会以恩主自居。一旦以恩主自居,就必定是已经忘记了孩子曾经给予他们的‮大巨‬快乐,也就是说,忘恩负义了。人们总谴责忘恩负义的子女,殊不知天下还有忘恩负义的⽗⺟呢。

  12做⽗⺟才学会爱

  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爱,可是我们最擅长的始终是被爱。直到我们自己做了⽗⺟,我们才真正学会了爱。

  在做⽗⺟之前,我们不是首先做过情人吗?

  不错,但我敢说,一切深笃的爱情必定包含着⽗爱和⺟爱的成分。一个男人深爱一个女人,一个女人深爱一个男人,潜在的⽗和⺟就会发挥作用,不由自主地要把情人当作孩子一样疼爱和保护。

  然而,情人之爱毕竟不是⽗爱和⺟爱。所以,一切情人又都太在乎被爱。

  顺便说一点对弗洛伊德的异议。依我之见,所谓恋⽗和恋⺟情结,与其说是无意识固结于对⽗⺟的爱恋,⺟宁说是固结于被⽗⺟所爱。固结于被爱,爱就难免会有障碍了。

  当我们做了⽗⺟,回首往事,我们便会觉得,以往爱情中最动人的东西仿佛是⽗爱和⺟爱的一种预演。与正剧相比,预演未免相形见绌。不过,成的男女一定会让彼此都分享到这新的收获。谁真正学会了爱,谁就不会只限于爱子女。

  13报酬就在眼前

  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爱情的报酬就是相爱时的陶醉和満⾜,而不是有朝一⽇缔结良缘。创作的报酬就是创作时的陶醉和満⾜,而不是有朝一⽇名扬四海。如果事情本⾝不能给人以陶醉和満⾜,就不⾜以称为美好。

  养儿育女也如此。养育小生命或许是世上最妙不可言的一种体验了。小的就是好的,小生命的一颦一笑都那么可爱,流和成长的每一个新征兆都叫人那样惊喜不已。这种体验是不能从任何别的地方获得,也不能用任何别的体验来代替的。一个人无论见过多大世面,从事多大事业,在初当⽗⺟的⽇子里,都不能不感到自己面前突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小生命丰富了大心。生命是一个奇迹,可是,倘若不是养育过小生命,对此怎能有真切的领悟呢?面对这样的奇迹,邓肯情不自噤地喊道:“女人啊,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去当律师、画家或雕塑家呢?我的艺术、任何艺术又在哪里呢?”如果野心使男人不肯这么想,那决不是男人的光荣。

  养育小生命是人生中的一段神圣时光。报酬就在眼前。至于⽇后孩子能否成材,是否孝顺,实在无需考虑。那些“望子成龙”、“养儿防老”的⽗⺟亵渎了神圣。

  14付出与爱

  许多哲人都探讨过一个极普遍的现象:为什么⽗⺟爱儿女远胜于儿女爱⽗⺟?

  亚里士多德把施惠者与受惠者的关系譬作诗人与作品、⽗⺟与儿女的关系,用后两种关系来说明施惠者何以更爱受惠者的道理。他的这个说法稍加变动,就被蒙田援引为对上述现象的解释了:⽗⺟更爱儿女,乃是因为给予者更爱接受者,世上最珍贵之物是我们为之付出最大代价的东西。

  阿奎那则解释说:⽗⺟是把儿女当作自⾝的一部分来爱的,儿女却不可能把⽗⺟当作自⾝的一部分。这个解释与蒙田的解释是一致的。正因为⽗⺟在儿女⾝上耗费了相当一部分生命,才使儿女在相当程度上成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付出比获得更能发爱。爱是一份伴随着付出的关切。我们确实最爱我们倾注了最多心⾎的对象。“是你为你的玫瑰花费的时间,使你的玫瑰变得这样重要。”

  ⽗⺟对儿女的爱的确很像诗人对作品的爱:他们如同创作一样在儿女⾝上倾注心⾎,结果儿女如同作品一样体现了他们的存在价值。但是,让我们记住,这只是一个譬喻,儿女不完全是我们的作品。即使是作品,一旦发表,也会获得‮立独‬于作者的生命,不是作者可以支配的。昧于此,就会可悲地把对儿女的爱变成惹儿女讨厌的专制了。

  15亲子之爱与

  让我对亲子之爱和爱作一比较。

  从理论上说,两者都植于人的生物:亲子之爱为⾎缘本能,爱为。但⾎缘关系是一成不变的,对象却是可以转移的。也许因为这个原因,亲子之爱要稳定和专一得多。在爱中,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是寻常事。我们却很难想象一个人会因喜别人的孩子而厌弃自己的孩子。孩子愈幼小,亲子关系的生物学质愈纯粹,就愈是如此。君不见,者比比皆是,幼人幼者却寥寥无几。

  当然,世上并非没有稳定专一的爱,但那往往是非生物因素起作用的结果。爱的生物学质愈纯粹,也就是说,愈是由自发起作用,则爱愈难专一。

  有人说关系是人类最自然的关系,怕未必。须知关系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关系,因而不可能不把他们的社会带⼊这种关系中。相反,当一个成年人面对自己的幼崽时,他便不能不回归自然状态,因为一切社会的附属物在这个幼小的对象⾝上都成了不起作用的东西,只好搁置起来。随着孩子长大,亲子之间社会关系的比重就愈来愈增加了。

  我发现,一个人带孩子往往比两个人带得好,哪怕那是较为笨拙的一方。其原因大约就在于,独自和孩子在一起,这时只有自然关系,是一种澄明;两人一起带孩子,则带⼊了社会关系,有了责任和方法的纷争。

  亲子之爱的优势在于:它是生物的,却滤尽了⾁;它是无私的,却与伦理无关;它非常实在,却不沾一丝功利的计算。

  那么,俄狄浦斯怎么说?尊老爱幼公约怎么说?养儿防老怎么说?

  跟你们没什么说的。

  16真假亲子之爱

  我说亲子之爱是无私的,这个论点肯定会遭到強有力的反驳。

  可不是吗,自古以来酝酿过多少谋,爆发了多少战争,其原因就是为了给自己的⾎亲之子争夺王位。

  可不是吗,有了遗产继承人,多少人的敛财贪,他们不但要此生此世不愁吃穿,而且要世世代代永享富贵。

  这么说,亲子之爱反倒是天下最自私的一种爱了。

  但是,我断然否认那个揪着正在和小伙伴们玩耍的儿子的耳朵,把他強按在国王宝座上的⺟亲是爱她的儿子。我断然否认那个夺走女儿手中的破布娃娃,硬塞给她一枚金币的⽗亲是爱他的女儿。不,他们爱的是王位和金币,是自己,而不是那幼小纯洁的生命。

  如果王位的继承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而这位⺟亲却挡住前来拥戴小王子即位的官宦们说:“我的孩子玩得正⾼兴,别打扰他,随便让谁当国王好了!”如果一笔大买卖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而这位⽗亲却对自己说:“我必须帮我的女儿找到她心爱的破布娃娃,她正哭呢,那笔买卖倒是可做可不做。”——那么,我这才承认我看到了一位真正懂得爱孩子的⺟亲或⽗亲。

  17圆満

  照片上的这个婴儿是我吗?⺟亲说是的。然而,在我的记忆中,没有蛛丝马迹可寻。我只能说,他和我完全是两个人,其间的联系仅仅存在于⺟亲的记忆中。

  我最早的记忆可以追溯到三岁,再往前便是一片空⽩。无论我怎么试图追忆我生命最初岁月的情景,结果总是徒劳。如果说每个人的一生是一册书,那么,它的最初几页保留着最多上帝的手迹,而那几页却是每个人自己永远无法读到的了。我一遍遍翻阅我的人生之书,绝望地发现它始终是一册缺损的书。

  可是,现在,当我自己做了⽗亲,守在摇篮旁抚育着自己的孩子时,我觉得自己在某种意义上好象是在重温那不留痕迹地永远失落了的我的摇篮岁月,从而填补了记忆中一个似乎无法填补的空⽩。我恍然悟到,原来万能的上帝早已巧作安排,使我们在适当的时候终能读全这本可爱的人生之书。

  面对我的女儿,我收起了我幼年的照片。眼前这个活生生的小生命与我的联系犹如呼昅一样实在,我的生命因此而圆満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