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姑娘
年少的时候曾经企盼有地老天荒的爱情,有海枯石烂的情缘。但是,成以后,已然明⽩了红尘中爱的最⾼境界除了生死相许、除了刻骨铭心、除了相濡以沫,其实执子之手、相依相伴也是一种至⾼境界。
戴望舒(1905年3月5⽇~1950年2月28⽇),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国中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优雅。
戴望舒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很大。
戴望舒死时才45岁。这个现代派诗人,一生的恋情没有一桩完満。后来虽有过两次婚姻,但他內心一直无法忘却的是他的初恋情人——那个名叫施绛年的女子。
戴望舒认识施绛年缘于她的哥哥施蛰存。那时施蛰存是《现代》杂志的主编,和戴望舒是好朋友。起初戴望舒写的诗并不被世人看好,后来是施蛰存在《现代》杂志上主推戴望舒的诗,并⾼度评价他的诗是现代诗,一度让诗坛出现了与当时流行的“新月派”完全相反的诗歌。
有了这样的关系,戴望舒时常被邀至施家小住。在那里,他见到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施绛年当时在海上中学读书,格活泼开朗。戴望舒被这个活泼美丽的少女所昅引。他的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时,他在诗的扉页题字送给施绛年,大胆地向她表⽩。但施绛年当时尚小,对戴望舒更多的是一份敬重和敬佩之心。她比他小五六岁,对戴望舒写的诗并不以为然,甚至在看到他给她写的热情洋溢的诗句时,也没有被打动,更多的是好奇而已。戴望舒时常把施绛年比作是丁香姑娘,生命中最爱的姑娘。可惜,天不遂人愿。
施绛年的冷漠让戴望舒痛苦不堪、度⽇如年。有一次,戴望舒终于无法忍受这恋爱的磨折,他以跳楼杀自这样的方式来向施绛年求爱。
戴望舒的这些过行为,终于让施绛年开始正视他的感情。她勉強答应与他先订婚,但随后又提出这样一个条件:他必须出国求个学位,回来有个稳定收⼊才可。
戴望舒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爱情,有些不情愿却又必须赴法留学。在法国的那段时间,戴望舒本没有多少心思学习。在巴黎一年,他几乎没去听过教授讲过一堂课,而是每天躲在宿舍里翻译书稿以换取生活费。这时,远在国內的施蛰存给戴望舒邮寄过他的工资作生活费。而施绛年呢?在与戴望舒分开以后,据说她与一个推销员恋爱上了,打得火热。这一切施蛰存当然知道,只是他怎么可能告诉戴望舒呢?然而,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这不好的消息传得很快,戴望舒在不久之后就在国外风闻这一切。这样一来,他有时就如热锅上的蚂蚁,难以安心下来,就更没心思读书了。他在国外没有拿到任何学位,倒是翻译了不少书稿。他终于忍不住回国了,找到施绛年,当得知这一切都是真的时,他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怒火,竟然当着施家⽗⺟的面,打了施绛年一巴掌,从而结束了他们之间长达八年的恋爱。
为了排遣心中积存的寂寞和忧愁,戴望舒与朋友刘呐鸥、穆时英以及杜衡开始密切往来。
那些朋友们都知道戴望舒失恋了,心情郁闷至极,可又不知如何能让他开心,忘记忧愁。穆时英想:感情的事或许还需感情来愈合,便对戴望舒说施蛰存的妹妹没什么了不起的,我的妹妹比他的妹妹漂亮多了,你想不想见见?
戴望舒本来心灰意冷,没抱什么希望,没想到见到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时,他还是意外了一下。穆丽娟格温顺,感觉比施绛年漂亮多了。
穆丽娟虽然初中毕业,学历不⾼,但却喜好文学,受哥哥的影响很大,喜看一些小说和诗歌,对诗人更是崇拜万分。她原来读过戴望舒的诗,从没想过有一天会见到他这样的大诗人。这让穆丽娟非常奋兴。
戴望舒与穆丽娟往,起初并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让自己彻底忘记施绛年。
彼此悉之后,穆丽娟被戴望舒邀到家里抄稿子。在戴望舒所租住的房子里,穆丽娟常常帮戴望舒抄稿到深夜。在抄写稿件的过程中,穆丽娟时常向戴望舒请教,有时候也会探讨一番,如此一来,他们的感情更深⼊和融洽了。
1936年,戴望舒在海上的一家饭店,与穆丽娟举办了隆重的婚礼。新婚的甜藌刚过没多久,穆丽娟就发现诗人的生活并不如当初想象的那般浪漫,戴望舒每天就是看书读书,很少说话,枯燥而孤独。那时候的穆丽娟还不到20岁,带着个孩子,整⽇与忙忙碌碌的戴望舒在一起,很不适应那样的苦闷生活。
令穆丽娟感觉不舒服的是,戴望舒为《初恋女》写的词:你牵引我到一个梦中,我却在别的梦中忘记你,现在就是我每天在灌溉着蔷薇,却让幽兰枯萎。
这首词的广为传唱让穆丽娟更加悲伤。用戴望舒外甥女的话来说,穆丽娟认为幽兰是指施绛年,恰恰是他心里想的,穆丽娟是蔷薇,带刺的那种。
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为了避难,戴望舒带着家人从海上搬到港香。来到港香后,戴望舒很快成为港香文坛的核心人物,这就让他更忙碌了。忙碌让戴望舒在穆丽娟面前愈发沉默,而穆丽娟对感情的需求几乎被忽视。
穆丽娟与戴望舒的情感危机,在这世的颠沛流离中,通过两件事情引爆了。
1940年6月,穆丽娟的哥哥穆时英在海上被国民特务刺杀⾝亡,戴望舒却不让穆丽娟回海上奔丧。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穆丽娟的⺟亲病逝,戴望舒扣下了从海上发来的报丧电报,没有告诉穆丽娟。穆丽娟本不知道⺟亲已病逝,还穿着大红⾐服带着女儿玩,还是朋友告诉了她这一不幸的消息。
为此,穆丽娟非常生气,急忙带着女儿,坐船回到海上。⺟亲已经离去,穆丽娟为没能见到⺟亲最后一面,十分难过。
穆丽娟在海上,回忆与戴望舒在一起的几年,觉得太痛苦了。他们之间已经没有爱情,这对23岁的穆丽娟来说,以后漫长的岁月实在难熬下去。这时,穆丽娟已有了离去之意。
戴望舒没想到事情会这般严重,直到穆丽娟给他写来离婚信,他还不愿相信。
戴望舒赶紧回到海上,乞求穆丽娟跟他回港香,穆丽娟自然是不答应。巧的是,在海上时,穆丽娟遭遇了另一段新的情感,一个大生学非常爱慕她,热烈地追求她,经常给她送花,还有甜言藌语。有了对比,穆丽娟才豁然明⽩,原来爱情也可以是这样的,可以有男人来天天给她送花,她被如此重视,如此捧在心口。有了对比,戴望舒那边就更没有指望了。
戴望舒回到港香后,在一个寂寞的深夜,写下了一封绝命书。戴望舒杀自了,在危急中被朋友又一次挽救。
穆丽娟听说了戴望舒杀自的事,但没有任何表情,连惊讶都没有。她怎么也弄不明⽩,为何戴望舒写得出那样浪漫感人的诗行,在生活里却表现得那样沉默寡言、索然无味?还是他终究不爱她,他的爱情已被施绛年深深埋葬了?
穆丽娟再也不想回头,她是不会再回头了。之后,戴望舒与另一个比他小26岁的女子杨静结婚了,可是也没过几年,杨静便弃他而去。在戴望舒的生命中,女人是不同的,可结局却是如此的相似。或许可解释为一种宿命,可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与他相识的那些女子,最初个个爱他、崇拜他、敬佩他,以为与他在一起便能享受到所有的浪漫与呵护,能像仙女一样享受人间的浪漫,哪知他本是个工作狂,过着那种毫无情调的刻板生活。孤独和寂寞,最终吓跑了他⾝边的每个女子。
只可惜,戴望舒前后杀自了几回,爱情还是变成了一潭死⽔,再也没有半点波澜。1949年,戴望舒回到內地在际国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病去世。
人生感悟:
面对那些工作狂,女人该怎么办?是独自忍耐,还是红杏出墙?或许各有各的道理,孰是孰非,无法判定。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哪怕最大的后果也要自己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