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小说网
首页 > 历史 > 慈禧全传 > 第八章

第八章

目录

  行宫里上上下下,忙得不可开,人来人往,箱笼山积,每人心里都有着掩不住的兴奋,终于要回城了!行宫到底不是久居之地,而况亲友大部分在京里,仅仅是想到远别重逢,把臂话这一年的离,便觉归心如箭,神魂飞越了。

  只有两宫太后和小皇帝是安闲的,一切都不须他们动手,但两宫太后身子安闲,心里紧张,只要一静下来,就不免一遍又一遍地盘算着到京以后要见的人、要说的话、要做的事。特别是慈安太后,她叫双喜替她在贴身所穿的那件黑布夹袄里面,做了个极深的口袋,藏着曹毓瑛所拟的那道上谕,原已严密稳妥,万无一失,但她怎觉得不放心,不时要用手去摸一摸。

  慈禧太后看在眼里,直到九月二十三起,在漱洗的那一刻,才悄悄向她提出警告:“姐姐,一出了宫,耳目多,咱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眼里。你可别老去摸‘那个东西’,让人看着犯疑心!”

  “嗯,我知道。”说了这一句,她倒又不自觉地把手伸到前,一触摸到衣服才意会到,自己都觉得好笑。

  漱洗完了,传过早膳,敬事房总管太监来请驾,到澹泊敬诚殿行启灵礼。小皇帝奠酒举哀,撤去几筵,由肃顺亲自指挥,把梓宫请到一百二十八名伕子所抬的“大杠”上,然后御前大臣醇亲王和景寿,引领着小皇帝到行宫大门的丽正门前恭候,等梓宫经过,率领文武百官跪送上道。这时两宫的黑布轿,已在行宫侧门等候,小皇帝依旧跟着慈安太后一起,由间道疾行,先到喀拉河屯行宫,匆匆传过午膳,由景寿陪着,乘轿到“芦殿”——席棚搭盖,专为停奉梓宫之用的简陋殿廷,奠了茶,依旧回到喀拉河屯行宫。

  除了肃顺和醇亲王,以及其他少数大员,如肃顺的心腹,吏部尚书陈孚恩等等,扈从梓宫以外,其余的都随着皇帝行动。早在康熙年间,就已建立了完善的巡幸制度,虽在旅途,照常处理政务,所以当慈安太后和丽太妃正绕行喀拉河屯行宫各处,指指点点在追忆去年中秋仓皇到此的光景时,慈禧太后却在大行皇帝当时所用过的御座上,批阅章奏。因景生情,瞻前顾后,她仿佛有一种化为男儿身,做了皇帝的感觉。这份感觉,不但美妙,而且新奇,坐在御座上,扶着靠手,顾盼自豪,竟舍不得离开了。

  就在这时候,御膳房首领太监来请示晚膳的菜单,她忽生怪想,这样吩咐:“照去年大行皇帝在这儿用膳的单子开。”

  御膳房首领大出意外,嗫嚅着说:“那可记不得了。”

  慈禧太后冷冷地答了两个字:“查档!”

  御膳菜单,逐记档,但在道路之中,谁也不会把老档放在手边,看她的颜色不妙,御膳房首领,不敢多说,硬着头皮答应,退了下来,自去设法。

  仓卒之间,膳档是无论如何没有办法去查的,好得旧人还在,大家苦苦思索,幸喜那天时值中秋,地在行宫,印象较深,把残余的记忆七拼八凑,居然凑完全了,除了大丧不用黄、红等,只用青花瓷器以外,慈禧太后所用的这一桌晚膳,与大行皇帝当所传的几乎完全一样,但感慨弥深,浅尝辄止的情形,也是一样,尤其是慈安太后,触景生情,简直食不下咽了。

  除了感慨,也还有惊疑,一路扈从的军,大部分还掌握在肃顺、载垣和端华的手中,时机到了紧要关头,一言半语的疏忽,可以出不测之祸,所以两宫太后相约绝口不谈到京以后的一切。慈禧太后则更担心着名为恭护梓宫,其实负有监视肃顺的任务的醇王,她深知她这个妹夫,才具平庸而又年轻气盛,与肃顺朝夕相处,倘或发生争执,真意,后果不堪设想。这样提心吊胆,一直进了居庸关,听说胜保新练的京兵来驾,才算放了一半心。

  过了密云,京师在望,九月二十八的未正时分,到了顺义县西北的南石槽行宫,这里离京城只有一天的路程了。三品以上的官员,规定在此接驾。等两宫太后的大轿,沿着黄沙的跸道,静悄悄地将进街口,只听有人朗声说道:“臣奕-跪请皇上圣躬万安。”

  一听这声音,慈禧太后不由得激动了,只觉万感集,不辨是悲是喜?忍不住掀开黑布轿帘,自泪眼模糊中望出去,正看见恭王颀长的身躯伏了下去在免冠磕头。

  “好了!”慈禧太后擦着眼泪,舒了口气,无声地自语:

  “这可不怕了!”

  长长的接驾的行列,一个个报名磕头,等声音静止,大轿也进了行宫,直到寝殿前院停下,先到的太监宫女,一拥上前,行了礼接着各人的主子,进殿休息。

  慈禧太后仍住西屋,刚要进门,听得有人在一旁高声喊道:“奴才给主子请安!”

  是安德海!慈禧太后颇有意外之感,自然也很高兴,但此时却不便假以词,只说了两个字:“起来!”

  “喳!”安德海响亮地答应一声,站起身来,疾趋上前,洋洋得意地扬着脸,掀开了青布门帘。

  除了两宫太后和双喜以外,殿里殿外的人,无不大感困惑,但只有小皇帝说了话“皇额娘,”他拉着慈安太后的衣服问道:“小安子不是犯了过错,给撵出去了吗?怎么又来了呢?”

  “别多问!”慈安太后说了这一句,仿佛觉得不妥,便又说道“犯了错,只要改过了,自然还可以回来当差。”

  小皇帝不甚懂她的话,但也没有再问,只翻着眼睛骂了句:“讨厌!”

  “不许骂人!”慈安太后拉着他的手说:“来吧,一身的土,让双喜给你换衣服,洗了脸好吃饭。”

  两宫太后都换了衣服,重新梳洗,然后传膳。敬事房首领陈胜文,用个银盘,递上“膳牌”薄竹片涂粉书名,在传膳时呈进,以便引见或召见。

  慈禧太后翻了一下,看见恭王的名字,便向慈安太后征询意见:“咱们跟六爷见个面儿,问一问京里的情形吧?”

  她的声音很大,仿佛是故意要说给什么人听似地,慈安太后懂得她的意思,越到紧要关头越小心,防着有肃顺他们的耳目,便也提高了声音答道:“是啊!我就惦念着宫里,也不知安顿得怎么样了?”

  这表示召见恭王,不过是问问宫廷琐务,把他当做一个内务府大臣看待,无关紧要。而恭王自然也有警惕,递牌请见,无非是因为自己的身分,不能不出此一举,其实也不承望见着两宫太后。所以听得传旨召见,心里反而惴惴然,唯恐慈禧太后不识轻重,说出句把切愤慨的话来,或会招致意想不到的阻碍和变化。

  因此,当见着两宫太后时,他特别摆出轻松舒徐的神色,磕了头起身,又向小皇帝请了个安,随即执着他的双手,高兴地说道:“皇上的气极好。一路没有累着吧?”

  “嗳!一路还算顺利。皇帝很乖、很听话,上芦殿行礼,都是一个人坐着轿子去。”慈安太后又吩咐小皇帝:“叫六叔!”

  小皇帝受了夸奖,越发听话了,叫一声:“六叔!”随即倚着慈安太后的膝头,静静地看着恭王。

  恭王却转脸去看慈禧太后,他不敢使什么眼色,但她从他眼中也看出他的意思,便即闲闲问说:“京里还安静吧!”

  “安静。”恭王从容答道“京里听说两宫太后回銮了,民心振奋得很。”

  “噢!”慈禧太后面有喜“可真难为他们了。天冷了,穷家小户也得照应。可商定了什么章程没有?”

  “请两位太后放心。已经定了十月初一开粥厂。”

  “那好。”慈禧太后沉了一会,很谨慎地问道:“董元醇那个折子驳了下去,外面有什么话没有?”

  这话很难回答,实情无法在此时此地陈奏,但又不能不作一些暗示,恭王想了一下答道:“大家都说,董元醇那个折子写得不好。”

  写的不好是说文字不好,不是意思不好,两宫太后都会意了。

  恭王见此光景,便不等她们再问,索说在前面:“梓宫回京的大小事务,臣会同周祖培、桂良、贾桢、沈兆霖、文祥、宝鋆,还有告退的老臣祈隽藻、许乃普、翁心存他们,都商量好了,只等皇上到京,按部就班去办,万无一失。”

  这一说越发叫人放心,慈禧太后便问:“明儿什么时候到京啊?”

  “大概总在未刻。”

  “这一年多,大家把局面维持住,可真是辛苦了。在京的大臣,皇帝都还没有见过,一到京就先见个面吧!”

  说着,慈禧向慈安看了一眼,另一位太后就微微点头。恭王察言观,知道慈禧太后是想一到京就动手,时机似乎太局促了些。

  他还在考虑,她却在催了:“六爷,你看行不行啊?”

  恭王心想,来个迅雷不及掩耳也好,于是很沉着地答了一个字:“行!”

  这时慈安太后亦已看出慈禧急于要动手的意向,心里不由得有些紧张,口中便迟疑地问了出来:“明天来得及吗?”

  恭王正要这句话,随即答道:“皇上倘是后天召见,那就诸事皆妥了。”说到这里,放低了声音,神色郑重地又加了一句:“事须万全,容臣有部署的工夫。”

  “事须万全”这四个字,颇为慈禧太后所重视,想了一下,点点头说:“好!明天等我们回到宫里,六爷再‘递牌子’吧!”

  这是说明天还要召见恭王一次。他也觉得有此必要,应声:“是!”接着跪安退出。

  第二天一早由南石槽动身,两顶大轿,慈安带着小皇帝在前,慈禧在后,辰时起驾,迤逦南行。未正一刻,到了德胜门外,三品以下的官员,在这里接驾,报名磕头,轿子便走得慢了。等进了德胜门,由鼓楼经过地安门,向东往南,由天安门入宫,换乘软轿,到了历朝太后所住的慈宁宫,已是薄暮时分了。

  天一黑便不能召见外臣,慈禧太后心里急得很,所以一进宫还来不及坐定,便叫过安德海来,低声嘱咐:“你去看看,六爷来了没有?来了就‘叫起’,让他在养心殿等着。”

  “喳!”安德海答应了一声急忙忙奔了出去。

  慈安太后见此光景,也就不忙着换衣服休息,与慈禧坐在一起,一面喝着茶,进些点心,一面等安德海来回话。

  也不过两刻钟的工夫,安德海回来奏报,说恭王早已进宫,此刻遵旨在养心殿候驾,慈宁宫到那里不算远,两宫太后也不传轿,走着就去了。

  养心殿从雍正、乾隆以后,就等于乾清宫一样,是皇帝的寝宫,也是皇帝日常召见军机,处理政务的所在,但大行皇帝在,住在圆明园的日子多,在宫的日子少,所以对两宫太后来说,养心殿是个很陌生的地方,一进了殿门,竟不知该往什么地方走?

  安德海极其机灵,抢上两步,躬身问道:“请懿旨,是不是在东暖阁召见?”

  这提醒了两宫太后,并排走着,进了东暖阁,在明晃晃的烛火下,召见恭王。

  “这儿的总管太监是谁?”慈禧先这样问。

  这一问把恭王问住了,楞了一下答道:“容臣查明了回奏。”

  “不要紧。我不过想问问,这里的人都靠得住吗?”原来是怕漏机密,这是过虑了“靠得住。”恭王答道:

  “伺候养心殿的,都知道轻重。请两位太后放心!”

  “那就好!”慈禧太后的声音也响亮了“六爷,你看明儿该召见那些人呐?”

  “人不宜多,管用的就行。臣拟了个单子在这里,请两位太后过目。”说着,掏出白纸书写的名单,递了上去,慈安太后接了过来,随手转了给慈禧。

  这张名单上开着简单的履历,恭王到慈安太后手里,她略看一看,怕里面有什么字不认得,便顺手递到左边:“妹妹,你念吧!”

  于是慈禧太后接着单子念道:

  “恭亲王奕。

  文华殿大学士桂良,字燕山,瓜尔佳氏,洲正红旗。

  武英殿大学士贾桢,字筠堂,山东黄县。

  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字芝台,河南商城。

  军机大臣户部左侍郎文祥,字博川,瓜尔佳氏,洲正红旗。”

  念完了,慈禧太后接着便问:“我记得大学士一共是四位?”

  “是!”恭王答道:“还有一位是文渊阁大学士官文,奉旨留在湖广总督任上,所以不能开进去。”

  名单是恭王召集心腹,研商以后决定的,大学士为宰辅之任,文祥则是留京唯一的军机大臣,加上恭王自己,亲贵重臣都在里面了,所以人数不多,分量很够,足以匹敌顾命八大臣。慈禧太后深为满意,把名单折了起来,裹在一方白纱手帕里,点点头说:“很好。明儿就是六爷‘带领’他们好了。你看,什么时候召见才合适啊?”

  “晚一点儿好。”

  “嗯!”慈禧会意了,要到下午,等载垣、端华他们退值出宫以后,才是最好的时机。

  “六爷!”慈安太后忽然问道:“明儿见了大家,我该怎么说啊?那一会儿很要紧,一句话都错不得。”

  “是!”恭王肃然答应,考虑了一下才这样回答:“两位太后的意思,臣全知道,所以,明儿个两位太后,不必垂谕太多,只把他们的欺罔之罪,好好儿说一说,能发臣下忠爱愤之忱,事情就容易办了。”

  “嗯,嗯!”慈禧太后深有体会,看着慈安使了个眼色,表示此刻不必再问,等下她会解释。

  “不过,臣还有句话,不得不先奏明两位太后。”恭王显得很痛心地又说:“先帝对臣不谅,误会极深,臣目前的处境甚难。不管顾命八臣,怎么样的专擅跋扈,亲承末命这回事,到底是有的,为了敬重先帝,明儿召见,臣实在不宜多说什么。至于以后,也得等两位太后和皇上赏下恩典来,臣才好就本分办事。”

  “我们知道。以后,当然把外面都付托给六爷。”慈禧先许了这个心愿,然后才说:“可是,明儿也总得有人说话啊!”“当然。”恭王极有把握地说“两位太后请放心,一定会有人说话。”

  于是,这晚上,恭王派朱学勤把桂良、贾桢、周祖培、文祥都请到了他的在后湖南岸,大小翔凤胡同之间的别墅里来聚首。除了桂良是岳父,文祥是心腹以外,对贾、周两老,恭王以皇叔之尊,却执后辈之礼,这不仅因为这黄县、商城两相国,位高望重,齿德俱尊,更因为恭王心里明白,洲人自己闹家务,非仰仗汉大臣不能解决。

  把顾命与垂帘之争,当做八旗内部闹家务,有此明达深入的看法,比肃顺就高了一着,这就是文祥见识不凡的地方,但也是他们正红旗的传统。下五旗以正红旗居首,太祖创立八旗时,正红旗归他的次子代善所有。太祖崩逝,代善拥立他们弟兄中最能干的老八皇太极,就是太宗。代善亦因此大功,被恩独隆,除他自己拥有“和硕兄礼亲王”的尊衔以外,另有两个儿子以军功封为郡王,都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因为这个缘故,在开国以后的宫廷大政变,象顺治年间的清算睿亲王多尔衮,康熙末年的夺嫡之争,以及世宗即位后的骨之祸,正红旗都避免卷入漩涡,他们传统的态度是,中立而和平,但不失效忠皇帝的基本立场。所以正红旗的文祥和桂良,认为恭王要打倒肃顺,必须争取汉大臣和蒙古亲王、大臣的支持,这就象弟兄闹家务,自己人没有是非曲直可言,必须请亲友来调停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亲友袖手旁观,这个家务闹不清,到头来必定两败俱伤,八旗可能会分裂,至少镶蓝旗会离心,因为郑亲王是镶蓝旗的旗主,他府里还保存着镶蓝旗的大纛。

  倘或出现这样的局面,江南的战事,将会逆转,委屈成和议以求得的安定,也要付之水。内忧复炽、外患续起,不是社稷生民之福。为了这个关系,恭王对贾桢和周祖培抱着极大的期望,疏通游说的工作做了已不止一天,此一刻是到了必须仰仗他们的最后关头了。

  他先宣达了两宫太后将于明召见的旨意,接着便忧形于地说:“大行皇帝尸骨未寒,深宫已不安如此,两公国家柱石,不知何以感在天之灵?”

  贾桢和周祖培只皱着眉,口中“嗯,嗯”地表示领会,却不说话。

  于是恭王只好指名征询了。贾桢曾为恭王启蒙,当过上书房的总师傅,所以恭王对他特别尊敬,凑过身子去,亲热地叫一声:“师傅,明奏对,你老预备如何献议?”

  贾桢抬头看着周祖培答道:“这要先请教芝翁前辈的意思了。”

  周祖培的科名比贾桢早了几年,入阁却晚了几年,所以拱着手连连谦辞:“不敢,不敢!自然是唯筠翁马首是瞻。”

  “要说马首,”贾桢拿纸煤儿指着桂良说“在这里。燕公是首辅,请先说了主张,我们好追随。”

  入阁以桂良最早,贾桢用明朝的典故,尊称他为首辅,桂良也是连称“不敢”然后苦笑着说:“二公不必再闹这些虚文吧!老实说一句,明只有二公的话,一言九鼎,可定大局。应该取一个什么方针,请快指教吧!”

  “是!”周祖培比较心直口快,但有话不便先说,催着贾桢开口:“翁,当仁不让!我们就商量着先定出个方针来,进一步好想办法。”

  贾桢“噗噜噜,噗噜噜”了两袋水烟,才慢条斯理地说了句:“自然以安静为主。不知太后可有什么代?”

  慈安太后贴身所藏的那道密诏,早由曹毓瑛另录副本,专差送恭王,因此,明天两宫太后召见,会有什么话代,他是完全知道的,但此时不便说得太明白,只隐约透:“总不外乎在军机上有一番进退。”

  “那当然是题中应有之意。”贾桢又问“可还有别的意思?”

  “还有垂帘之议,可否亦待公决。”

  “这也未尝不可。”

  贾桢这一句话,对周祖培是一大的鼓励,他是赞成垂帘之议的,目的之一,是要借此报复肃顺。肃顺的狂妄无礼,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尤以周祖培所身受的为最难堪。大行皇帝避难热河以前,他与肃顺同为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有时司员抱牍上堂,周祖培已经画了行的稿,肃顺装作不知,问说是谁画的行?司员自然据实回答,他居然会把周祖培的签押涂消,重新改定原稿。累次如此,而且就当着本人的面。这样不替人留余地,所以周祖培把他恨如刺骨,凡可以打击肃顺的任何措施,他都是无条件赞成的。

  这时他怀中已揣着一份奏请两宫太后临朝听政的草稿,随即拿了出来,递向贾桢,一面说道:“请筠翁卓裁!”

  贾桢接到手里,就着烛火,先看稿尾具名,已有了周祖培和户部尚书沈兆霖、刑部尚书赵光的名字。再看正文,劈头就说:“我朝圣圣相承,从无太后垂帘听政之典,”但一转又说:“惟是权不可下移,移则替,礼不可稍渝,渝则弊生”接着发挥“赞襄二字之义,乃佐助而非主持”建议皇太后“敷宫中之德化,出治之威权,使臣工有所禀承,不居垂帘之虚名,而收听政之实效。”这个奏折有意避开“垂帘”的名目,实际上仍是建议垂帘,变成一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把戏,文章实在不见得高明,贾桢有些不以为然。但是他的年纪也大了,懒得用心思,更懒得动笔,所以口是心非地连声说道:“很好!很好”

  “然则请筠翁领衔如何?”

  贾桢看这情形,势在必行,这个折子上去,必蒙圣眷,富贵可保,落得捡个现成便宜,于是欣然答道:“当附骥尾。”取过笔来,端楷写上自己的名字。

  这一下真个是皆大欢喜。恭王算是放心了,明天召见,即使黄、周二人口头没有表示,有了这个奏折,仍旧可以在谕旨上大作文章。把这出戏很热闹地唱了起来。

  为了怕载垣、端华知道了这一夕的聚会,有所防备,既然大事已定,恭王便不必留贾、周二老多谈,悄悄地仍旧把他们送了回去。但在他的别墅“鉴园”之中,却是重帷明灯,彻夜不息,文祥、宝鋆、曹毓瑛、朱学勤这四个人,围绕着他,整整商量了一夜,把所有的步骤,都仔细安排好了。

  到了第二天午后,贾桢和周祖培都套车进了东华门,到内阁大学士直庐休息,等候召见。

  两位阁老都是六十开外了,身上病痛甚多,随侍的听差一会儿按摩捶背,一会儿进膏滋药,忙个不了。看看刚申时,淡淡的影正上东墙,恭王匆匆而至,带来了新的消息,载垣、端华和其他的顾命大臣,已经得到风声,此刻都还在军机处坐着不走,大有静以观变的模样。

  “那就不必等‘叫起’了!”周祖培在这些仪制上面最熟悉“反正王爷昨天已面奉懿旨,带领进见,何不此刻就上去?”

  “是啊!我正是这个意思。”

  他们都是赏了“紫城骑马”的,马早改了肩舆,于是听差“传轿”由外廷进入内廷,步入乾清宫西侧的隆宗门,军机处、南书房都在这里,密迩着养心殿,一向是天子近臣,每必到,而为国家大政所出的机要地带,所以气象森严,关防特紧。等他们一到,载垣和端华都从军机处走了出来,但彼此心里虽极紧张,表面却都不失贵人气派,面带微笑,揖让雍容,把他们请到军机大臣直庐去坐。

  等见过了礼,载垣看着他们问道:“六叔跟贾、周二公,怎么走在一处?是有什么指教吗?”

  “没有什么。”恭王很随便地答说“太后召见…。”

  不容他说完,载垣立即大声打断:“那有这回事?”

  恭王笑笑不响,暗中盘算着身之计,念头刚动,只听外面一条尖锐高亢、男不男、女不女的嗓子在喊:“传旨!”

  载垣和端华一愣,恭王却是极敏捷地站了起来,抢步上前,掀开帘子,并且回头望了一眼,于是贾桢和周祖培便也都跟了出来。

  来传旨的是敬事房的首领太监丁进安,他早就出来了,悄悄在暗处窥探着,要等被召见的人到了才现身传旨。这时便站在上首,面对恭王,大声说道:“奉特旨:召见恭亲王、大学士桂良、贾桢、周祖培、军机大臣文祥,由恭亲王带领。”

  这时载垣、端华、杜翰等等,也都出了屋子,听得丁进安传旨完毕,载垣愤然作,指着丁进安厉声问道:“何谓‘特旨’?你说!是不是懿旨?”

  “皇太后代是‘特旨’。”丁进安昂然答道“是不是懿旨,王爷你自个儿琢磨吧!”

  “当然是懿旨。”载垣看着恭王,声音越发大了“太后不应召见外臣!否则与垂帘有什么分别?”

  “是啊!”恭王声不动,随口答道“这话你明儿当面跟太后回奏吧!”

  说着,他已经移动脚步,两位阁老也是目不斜视地迈看四方步子,从从容容地跟在恭王后面。走到半路,桂良和文祥亦都赶到,于是会齐了由恭王带领,径上养心殿东暖阁来见太后。

  两宫太后带着小皇帝,已先在等着,等行了礼,慈安太后吩咐:“请起来说话!”

  这还是两宫太后第一次跟桂良、贾桢、周祖培和文祥见面,恭王便一一引见,简单地报告了他们的经历。两宫太后不断点头,十分谦和。

  等这一套程序终了,恭王便引个头说:“两位太后有话,就请吩咐吧。”

  于是,慈安太后把预先商量好的话说了出来:“你们都是三朝的老臣,国家的柱石,忠心耿耿,我们姐妹俩早就知道的,就巴望着有今天这一天,跟你们见了面,要请你们作主。”

  周祖培赶紧答道:“不敢,不敢!”其余的人也都一致躬身逊避。

  “这不是客气话,”慈安太后指着小皇帝说:“皇帝才六岁,我们姐妹又年轻,孤儿寡妇,在外面受人欺侮啊!”语声未终,陡然一声娇啼,慈禧太后失声而哭,慈安太后的泪水原就在眼眶里晃,这一下自然也跟着涕泗涟涟,把个小皇帝吓得慌了,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小嘴一瘪,也拉开嗓子,号啕大哭。

  这娘儿三个的哭声,震动了整个养心殿,几位老臣,无从解劝,只好陪着宣涕。君臣对哭,如遭大丧,这样彼此影响着情绪,一下子引起了悲愤昂的情绪。

  两宫太后且哭且诉,肃顺的跋扈骄狂,原己在大家心目中烙下了极深的印象,所以她们,特别是慈禧太后的话,很容易打动人的心。等说到争执痛驳董元醇的旨稿,小皇帝惊悸之余,竟致遗溺时,周祖培突然抗声而言:“太后何不治他们的罪?”

  这一声如石破天惊,哭声立刻低了,在残余的噎唏嘘中,慈禧太后问道:“顾命大臣也能治罪吗?”

  “有何不可?”周祖培斩钉截铁地答说:“请先降旨,解除他们的职务,自然就可以治罪了!”

  “好!”慈禧太后点着头,连说了三个“好”字,接着又说:“现在就降旨吧!”

  于是慈安太后背过身子去,解开肋下衣纽,取出贴身所藏的那道密旨,递了给恭王:“六爷,你念给大家听吧!”

  原是密旨,此刻成了“明发”曹毓瑛也是照明发上谕的格式写的,每页六行,字大且多,所以这道藏在慈安太后身上多,片刻不离,入手余温犹在,并似乎香泽微闻的谕旨,展开来有如一个小手卷那么长。这使得周祖培等人,大为惊奇,不知太后身上何能有此文件,更不知道长篇大论,说得是些什么?

  等传旨的人往上面一站,其余诸臣,随即都跪了下来。恭王从“上年海疆不靖”开始,念到“都城内外,安谧如常”换口气念第二段,是说载垣、端华、肃顺“朋比为”力阻回銮,因为“口外严寒”之故,以致“圣体违和”崩于行在。

  这是把大行皇帝的死因,都归罪于那三个人了。

  因此,谕旨上说:”朕御极之初,即重治其罪,惟思伊等系顾命之臣,故暂行宽免,以观后效。”这以下就说到八月十一的事了,以皇帝的口气,认为董元醇所陈奏的三件大事“深合朕意”虽然本朝向无太后垂帘的制度,但既登大位“惟以国计民生为念,岂能拘守常例?此所谓事贵从权,特面谕载垣等,着照所请传旨。”

  文章到紧要关头上来了,恭王特意提高了声音,不疾不徐地念道:

  “该王大臣奏对时,哓哓置辩,已无人臣之礼;拟旨时又违,擅自改写,作为朕旨颁行,是诚何心?”

  这“是诚何心”四字,是痛驳董元醇的警句,也是恭王最痛心的指责,曹毓瑛以其人之道还治,用在此处,非常巧妙。

  恭王念到这里,心中痛快,不曲得略停一停,垂眼下望,只见俯伏在地上的周祖培,正微微颔首,可见得这四个字,下得确有力量,于是越发抖擞精神,朗声诵念:

  “且载垣等每以不敢专擅为词,此非专擅之实迹乎?

  总因朕冲龄,皇太后不能深悉国事,任伊等欺蒙,能尽欺天下乎?此皆伊等辜负皇考深恩,若再事姑容,何以仰对在天之灵?又何以服天下公论?载垣、端华、肃顺着即解任。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着退出军机处。派恭亲王会同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将伊等应得之咎,分别轻重,按律秉公具奏。至皇太后应如何垂帘之仪,一并会议具奏。特谕。”

  等宣完谕旨,慈禧太后紧接着又说:“你们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尽管说了,我们一起商议。”

  周祖培是有意见的,但不知如何表达。他觉得这道明发,措词得体而有力,足以正载垣等人之罪,但奉行谕旨,却不容易“无人臣之体”是大不敬“擅自改写”谕旨是矫诏,再加上危言欺罔,阻挠回銮,以及专擅跋扈等罪,只要有一款成立,便是死罪,而这些人目前仅仅解任,活动的力量仍旧存在。这样,将来六部九卿、翰詹科道会议定罪,就必有一番极严重的争执,倘或不能制肃顺的死命,一旦反扑,后患无穷,大是可虑。

  他正在这样踌躇着,恭王已先发言“启奏两位太后,”他说“臣奉派传旨,责任重大。有句话,必得先请示两位太后,倘或载垣、端华、肃顺诸人不奉诏,应作何处置?”

  慈禧太后一听这话,张大了眼睛,炯炯人地问道:“他们在这里也敢吗?”

  “刚才臣等奉召之时,载垣还想阻拦,说‘太后不应召见外臣’。”

  “这不成了叛逆了吗?”慈禧太后极有决断地指示:“果真如此,非革职拿问不可。”

  抓着这一句话,周祖培赶紧接腔:“太后圣明!”

  这是赞同太后的主张的表示,慈禧太后随即向恭王说道:“那就再拟一道谕旨吧!曹毓瑛在不在这儿?马上写旨来看。”

  “未奉宣召,曹毓瑛不敢擅自进宫,让文祥写旨好了。”恭王接着又说:“肃顺扈从梓宫,已过了青石梁,将到密云,臣请两位太后降旨,派睿亲王仁寿、醇郡王奕澴将肃顺拿住,押解来京。”

  “好。一起写旨来!”

  于是文祥退出东暖阁,就在养心殿廊下,向太监借了副笔砚,将拿问载垣等人的谕旨写好,重新进殿,呈上旨稿。

  慈禧太后看完以后,随即在纸尾盖了“同道堂”的图章,一面把谕旨大意讲了给慈安太后听,一面从她手里接过“御赏”图章,盖在上面。等把这一道最要紧的手续完成了,才递到恭王手里。

  等跪安退出,恭王手捧三道谕旨,仍旧回到军机处,载垣和端华已经听得风声,说是两宫太后对召见诸臣,号啕大哭,猜到必有谕旨,却不知内容如何?心里正在惊疑不定、坐立不安的时候,听得靴声橐橐,从窗里望出去,恰好看见了恭王手里的文件。

  端华沉不住气,想先出去问个究竟,让载垣一把拉住,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要他装作不知,静以观变。

  于是端华重新坐了下来,刚取出鼻烟壶,只听外面恭王大声在问:“乾清门侍卫在那儿?”

  这原是布置好的,刚一声喊,从隆宗门进来一班侍卫,一起给恭王请了安,垂手肃立。

  他从手里取一道谕旨扬了一下:“你们听仔细了,奉旨:将载垣、端华、肃顺革去爵职,拿宗人府。如果载垣、端华等人胆敢不奉诏,你们给我拿!”

  这是暗示载垣、端华不要自讨没趣,但先声夺人,端华一听郑亲王的爵位革掉,失去护符,这一下送到宗人府拷问治罪,可有得苦头吃了!一想到此,心胆俱裂“叭哒”一声,把个八千两银子买的,通体碧绿的翡翠鼻烟壶,从手里滑落,打碎在地上。

  其时已有一个侍卫掀帘进来,高声说道:“请诸位王爷、大人出屋去吧!有旨意。”

  载垣有片刻的迟疑,终于还是走了出去,他一走,端华等人自然也跟着到了廊下。只见恭王神情庄肃地说道:“奉旨: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退出军机。应得之咎,派恭亲王会同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分别轻重,按律秉公具奏。”

  在一提到名字时,那五个人已跪了下来,等宣完旨,个个面如土色。比较还是穆荫镇静些,说了句:“臣遵旨。”然后大家都磕了头,站了起来,垂头丧气地退回屋内。

  载垣突然开了口,他是一急急出来的一句话:“我们没有在御前承旨,那里来的旨意。”

  “哼!”恭王冷笑一声,回头对周祖培说道:“你们看,到今天,他们还说这话。”

  “只问他们,奉不奉诏就是了!”

  这句话很厉害,载垣不敢作声,端华却先叫了起来:“这是命…。”

  一句话未完,恭王大声喝道:“给我拿!”

  说到“拿”字,已有侍卫奔了上来,七手八脚地揪住了载垣和端华,同时把他们的暖帽从头上摘了下来。

  “岂有此理!混帐!你们敢这个样子对待国家大臣?”载垣高声大骂。

  “送宗人府!”恭王说了这一句,首先走了出去。

  等一出隆宗门,但见远处飞狗跳般成一片,顾命大臣入朝的舆夫仆从,都让守卫宫门的护军驱散,这面载垣和端华还在大声吆喝:“轿子呢?轿子!”乾清门的侍卫没有一个答腔,推推拉拉地把他们架到宗人府去了。

  恭王没有心情理这些,他现任要处置的是如何传旨捉拿肃顺?依照他们商定的计划,这应该由文祥去办,为了郑重起见,明知文祥是个极妥当的人,他仍旧把他拉到一边,在把那道派睿亲王仁寿和醇郡王奕澴拿问肃顺的谕旨递过去时,特别告诫:“肃六扈从梓宫,别出事来!咱们可就不好代了。我怕老七办不了这件大事。”

  “七爷不至于连这一个都办不了,”文祥很沉着地答道:

  “等我来筹划一下。”

  “对。不过,可也要快。”恭王又说“我先陪他们到内阁去谈谈,回头就回翔凤胡同。你这里的事儿一完,马上就来。”

  于是恭王陪着桂良他们到太和门侧的大学士直庐,文祥仍回军机处。解任的军机大臣都已回家,闭门待罪,整个枢廷,只剩下文祥一个人维系政统,由于这一份体认,使他顿感双肩沉重,似觉不胜负荷。同时想到声势煊赫的王公大臣,片刻之间,荣辱之判何止霄壤?宦海中的惊涛骇,也着实令人望而生畏。

  正这样感慨不绝时,朱学勤已了上来,他是以值班军机章京的资格留在这里的。此刻人逢喜事精神,脸上挂着矜持的微笑,但一见文祥的脸色沉毅,不知出了什么意外,笑容顿敛,只悄悄跟着他进了里屋。

  “唉!”文祥叹口气说“早知今,何必当初?”

  朱学勤不知他是为谁感叹?不便答话,只问:“到密云传旨派谁去?”

  文祥想了想说:“劳你驾,看杨达在不在?”

  杨达是步军统领衙门的一个佐领,文祥把他挑了来做侍从,人生得忠诚而机警,朱学勤觉得派他到密云办这件差使,是个很适当的人选,于是亲自到隆宗门外去把他找了来。

  “修伯,你用恭王的名义,写封信给醇王,把今天的事,扼要叙一叙。连同这道上谕,一起加封寄了去。”

  朱学勤照他的嘱咐办妥,另外又取了一个军机处的印封,套任外面,一起送了进来,文祥过了目,随即了给杨达。

  “这里到密云,最快什么时候可到?”

  “马好的话,三更天可到。”

  “你骑了我的那匹‘菊花青’去。三更天一定得到。”文祥又问“密云地方你?”

  “去过几回,不算陌生。”

  “好!七王爷住在东大街仁义老店。一到密云,就去叫七王爷的房门,当面把这封信送了,到天亮,你再去见七王爷,他有什么话,你带回来。明儿中午,我等你的回话。”

  “喳!”杨达响亮地答应着。

  “我再告诉你,”一向一团蔼然之气的文祥,此时脸上浮现了肃杀的秋霜:“这一趟差使不难,你要办砸了,提脑袋来见我!记住,谨慎保密!”

  杨达神色懔然地称是,当着文祥的面,把那个厚厚的大印封,贴藏好,请安辞去。匆匆回到东城步兵统领衙门,从槽头上把文祥那匹蒙古亲王所赠的“菊花青”牵了出来,又挑了四名壮健的亲兵和四匹脚程特健的好马,到文案上领了兵部所发,留存备用的火牌,上马往北,一直出了德胜门。

  这时天还未黑,五骑怒马,奔驰如飞,正好是三更时分,到了离京城一百里的密云县南门。大行皇帝的梓宫正行到这里,城乡内外,警卫森严,杨达叫开了城门,验过火牌,驱马直入,到了十字路口,一折往右,便是东大街,找着了醇王所住的客店。

  客店的大门是整夜不关的,现在有亲贵大臣在打公馆,更有轮班的守卫,等杨达刚下了马,要进店时,便有人喝道:

  “站住!”

  于是杨达便站住,等那名蓝翎侍卫,带着两名掮着白蜡杆子的护军到了面前,他才着气说:“兵部驿递,有六百里加紧的‘廷寄’,面递七王爷!”

  “七王爷还得有会儿才能起身,你等着吧!”那侍卫往里面努一努嘴“屋里有酸菜白、火烧、滚烫的小米粥,也还有烧刀子,先一顿儿!”

  “多谢你啦!”杨达给那个蓝翎侍卫打了个千,陪笑说道:“上头代,一到就得把七王爷唤醒了,面递公事,劳你驾,给回一声儿吧!”

  “嗯,嗯,好!”蓝翎侍卫转身进店,过了有一盏茶的工夫,匆匆奔了出来,招一招手把杨达带到西跨院,只见醇王披着一件黑布棉袍,未扣纽扣,只拿带子在里一束,站在西风凛冽的阶沿上等。

  杨达抢上两步,到灯光亮处行礼,自己报名:“步军统领衙门左翼总兵属下佐领杨达,给七王爷请安。”

  醇王心里有数,是文祥派来的专差,便说:“进屋来!”又对蓝翎侍卫说“你把瑞大人去请来。”

  杨达跟着醇王进了屋子,从怀里掏出那个已有汗水渗润的印封,双手递了上去,同时轻声说道:“文大人代,限今晚三更赶到,当面送上七王爷。”

  醇王不暇答话,拆开印封,先看恭王具名的信,再看谕旨,心里一阵阵兴奋,这一天终于到了!曹毓瑛给他安排的好差使毕竟来了!非得漂漂亮亮的一手不可。

  按捺住心头的激动,他平静地问杨达:“你刚才到了这里,是怎么跟外面说的?”

  “卑职只说,有六百里加紧的‘廷寄’,要即刻面递七王爷。”

  醇王放心了,京里天翻地覆的大变动,丝毫不曾漏,不由得夸一声:“好小子!会当差。”接着喊一声:“来呀!”

  听差应声而来,醇王吩咐取五十两银子赏杨达。

  杨达谢了赏,又转达了文祥的意思,要他等天亮以后,来见醇王,有什么回信好带回去。

  “好,好!”醇王很高兴地说“天亮了你来,我让你回去差。其实到那时候全都明白了,就我不说,你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杨达不甚懂得他的话,但不敢多问,退了出去,一摸怀里的五十两银子,心花怒放,找着了他带来的亲军,一起到侍卫值夜的屋里,叨扰了一顿宵夜,自去打盹休息。

  在醇王屋中,瑞常深夜奉召,依然穿了袍褂来见,摒除仆从,醇王一言不发,先把京里来的文件,递给他看。这原在瑞常意料之中,只想不到发动得如此之快!虽然拿问肃顺,钦命睿醇两王办理,但身为行在步军统领,此行护跸的责任,大部分落在自己双肩,出了子,难逃严谴,因此他的沉重的表情,与醇王的踌躇志,跃跃然将作快意之事,大异其趣。

  “芝山!”醇王叫着他的别号问道:“你看如何着手?”

  “王爷!事出仓卒,错不得一步。”

  “那自然。”

  瑞常拉一拉椅子,移近了烛火,把头凑过去说:“你看他会奉诏吗?”

  “这可说不定了。不过,他就是不奉诏,难道还敢有什么举动吗?不敢,”醇王极有信心地说“我料他不敢。”瑞常把个头摇个不停:“不然,不然!”他说“象他如此跋扈的人,自然也想到结怨甚深,身边岂能没有一两百个死士?”

  听得这话,把醇王吓一跳,怀高兴,大打折扣,怔怔地半天说不出话来。

  “此事须从长计议。”瑞常又说“我陪王爷去见了睿王再说。”

  这个建议,未能为醇王接受,他认为当夜就须“传旨”为时无多,无法从容筹议,不如在这里商量好了办法,再通知睿王一起行动,比较简捷妥当。

  瑞常想想这话也不错,于是为他先分析警卫配备的形势,他说他的兵力,只担任护卫跸路的责任,都在外围,根本没有用处,而肃顺依旧兼着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的差使,上三旗的侍卫,三分之一归他指挥,如果急切一拚,后果不堪设想。

  “所好的,正黄旗的侍卫,大都在芦殿护卫梓宫。他身边的人不多。”瑞常又说“就怕他蓄养着死士。”

  说道“死士”醇王又皱眉了:“这个人刻薄寡恩,不见得会有肯替他出死力的人。就算有,也不至于寸步不离左右。

  咱们不必三心两意,趁早动手吧!”

  “就动手也得布置一下。得派亲信矫健的人,这个,”瑞常徐徐说道:“我看四额驸那里的人最好。”

  “对!”醇王对这个主意,非常欣赏“咱们就借四额驸的人。”

  四额驸德穆楚克扎布,新补了上虞备用处的差使,这个衙门又称粘竿处,那里的侍卫,上树下水,甚么地方都得去,所以都挑年轻机警,身手活跃的上三旗子弟充任,用他们去对付肃顺身边可能有的“死士”比较最妥当。这一层就算说定了。

  再商量下去,很快地都有了结论,外围警戒归瑞常负责,进房抓人是醇王亲自出马,睿王年纪大了,只请他在外面摆个样子。

  “事不宜迟,上睿王那里去吧!”醇王说了这一句,叫进听差来,伺候着换上袍褂,与瑞常一起到了睿王那里。

  睿王和醇王住在一家客店,只不过隔了一个院子,叫开了门,密谈经过,睿王觉得谕旨上是自己在先,论爵位又是亲王,恭王和文祥却把密旨寄给醇王,心中不快,所以拱拱手说道:“这么个大案子,自然是请七叔作主。”

  醇王还未开口,瑞常听出话风不妙,赶紧说道:“七王爷自然也还得听王爷的指挥。”

  睿王听得这话,心里才好过些,点点头说:“都是为皇上办事,何分彼此?七叔有什么主意,就说吧!”

  于是醇王说了他跟瑞常商定的计划,只把谁进屋抓人的话改了一下:“怎么样传旨,我得听你的意思。”

  醇王一向年少气盛,总想办一两件漂亮差使脸,睿王早已深知,所以这时摸着山羊胡子说道:“英雄出少年,手擒巨,自然要让七叔当先。”

  “那就这么说了。你请换衣服吧!我到四额驸那里去。咱们在他那儿会齐。”

  “我就不陪七王爷了。”瑞常请了个安说“回头我也到四额驸那里会齐。”

  “还得规定一个时间。”醇王从荷包里摸出一个大金表来看了看说:“这会儿西洋钟是一点半,咱们准两点半会齐,三点动手。你来得及吗?”

  “尽力办吧!”

  “慢着!”睿王把眼珠转了两下,断然作出决定“芝山,你要尽量多派兵,把他那儿四处八方全安上人,要叫它里外隔绝了!七叔,你进去的时候,先把他那里的侍卫班领找出来,把事由儿告诉他,问他遵不遵旨?不遵旨就拿办。这么做,费点儿手脚,可是事情是正办,就出一点儿差错,咱们也还有说话的余地。”

  这番话,叫醇王很佩服,姜到底是老的辣。当然,他不是为了将来卸责打算,只是觉得把侍卫班领先叫出来,说明缘由,是擒贼擒王的上策,只要这个人俯首听命,就不必怕什么“死士”了。

  于是分头办事,到了两点半,都已在德穆楚克扎布那里会齐。粘竿处的侍卫早已挑好,听说随着醇王去拿肃顺,个个摩拳擦掌,十分兴奋,这一半是出于年轻好事,另一半却由于肃顺曾奏减八旗粮饷,没有一个对他有好感之故。

  准西洋钟三点,醇王带着那班年轻侍卫,大步往肃顺的行馆而去,这时大街小巷都已经戒严了。

  睿王年纪大了,夜深霜重,由瑞常陪着,坐了暖轿也到了,按照预定的计划,征用街口一家茶馆,作为临时的指挥处所。两王一尚书,刚刚坐定,听得一阵阵极清脆的马蹄敲打青石板路面的声音,急如骤雨,极有韵律,深宵人静,声势显得甚壮。睿王和醇王,不由得都侧耳静听,脸上有微微惊疑的神色。

  于是瑞常急忙说道:“喔,我倒忘了禀告两位王爷了,是我约的伯彦讷谟祜,此刻必是带着他的马队来了。”

  僧王的长子贝勒伯彦讷谟祜,新派了向导处的差使,一路来都是打前站,他有自己的卫士,剽悍的蒙古马队,此刻应瑞常的邀约,特地点齐了人马,共是二十四名,一阵风似地卷到,得此铁骑,醇王的胆更壮了。

  彼此匆匆见了礼,当即由睿王发令,派人到肃顺的行馆,把那名侍卫班领找来。

  所有护送梓宫的王公大臣,一路都由地方官办差,租用当地的客店作公馆,只有肃顺因为带着两名宠妾同行,不便与大家住在一起,所以由内务府的官员,替他们的“堂官”当差,自觅住处,在密云借的是一家乡绅的房子,共是一个大院,一个花厅。

  住在前院厢房的侍卫班领,名叫海达,这时已为蒙古马队的蹄声所惊醒,心里奇怪,梓宫在此,贵人如云,是那个武官这么大胆,半夜里帝着马队横冲直撞,不太放肆了吗?

  正这样在心里犯疑,听得有人在敲窗户,起一看,是一名守夜的蓝翎侍卫来报告,说是睿王派人来召唤。

  “咦!”海达愣了愣又说“他是王爷,我不能不去。可是,旗分不同,他管不着我呀!”

  “头儿!”那侍卫踏上一步,凑到他眼面前说“别是要出事!步军统领衙门的人都出来了,不知要干什么?”

  海达一听这话,越发吃惊,看这样子,应该去禀报肃顺,但也怕这位“中堂”的脾气大,吵了他的好梦,说不定会挨一顿臭骂。但时间上又不容他细作思考,匆遽之间,认为自己先出去看一看,再定主意,这无论如何是不错的。

  于是他戴上大帽子,急急走了出去,刚到门口,遇见为睿王传令的侍卫,原是人,彼此招呼了一下,那人低了声音说道:“睿王奉旨拿人,本来想请肃中堂会同办理,怕的是正在好睡,特意让你去一下,把事由儿告诉了你,回头好说给肃中堂知道。”

  原来如此!海达疑虑尽释,欣然跟随而去。到了路口茶店,但见马队步勇,刀出鞘,箭上弦,灯笼极多,名号不一,竟似会之前,未曾摆队,先作小休的模样。等一进了店,发现不但有睿王,还有醇王,瑞尚书和蒙古王子伯贝勒,这一惊非同小可,硬着头皮行了礼,垂手肃立,静听吩咐。

  “海达!”睿王问道:“肃中堂这会儿在干什么?”

  “回王爷的话,肃中堂这会儿还睡着。”

  “睡在那儿?”醇王问说。

  这话骤不可解,海达想了想才明白,必是问的睡在那间屋子,于是照实答道:“睡在吴家大宅西花厅东屋。”

  “有人守卫吗?”

  越问越怪了,海达便迟疑着不敢随便回答。

  “怎么啦?”醇王把脸一沉“你是没有长耳朵,还是没有长嘴巴?”

  醇王打官腔了,海达无法不说话:“有两个坐更的。”

  “你们听听!”醇王对瑞常和伯彦讷谟祜说“叫什么‘坐更的’!那不是皇宫内院的派头儿吗?”

  瑞常笑一笑,转脸问海达:“那两个守卫是什么人?是轮班儿呢,还是总是那两个人?是归你管呢,还是肃中堂自己挑的人?”

  “是轮班儿,归我管。”

  瑞常与醇王换了一个眼色,彼此都会意了,也都放心了,轮班守卫,且归侍卫班领管辖,可知是普通的侍卫,决非肃顺豢养的“死士”

  “海达!”睿王提高声音喊了一声,用很严肃的声音问道:

  “我问你,你是听皇上的话,还是听肃中堂的话?”

  种种可疑的迹象,得这一句话,便如画龙点睛,通礼皆透,海达大吃一惊,知道关系重大,祸福就在自己回答的一句话和答话的态度上,赶紧一,大声答道:“王爷怎么问这话?海达出身正黄旗,打太宗皇帝那时候起,就是天子亲将的军,我凭什么不听皇上的话?”慷慨昂地说到这里,忽然发觉话有语病,便紧接着补充:“再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海达就算不是上三旗的人,可也不能不听皇上的话呀!”

  “好,赤胆忠心保皇朝!”睿王用念戏词的声音说了这一句,转脸对醇王又说:“七叔,你请吧!我坐守‘老营’,静听‘捷报’。”

  “我这就去!”醇王这时候自觉意志凌云,响亮地答应了一声,站起身来吩咐海达:“你带路!咱们去拿臣。”

  虽未说出“肃顺”二字,但是早见端倪,可海达此时仍不免有晴天霹雳之感,不论如何,自己算是在肃顺手下当差,带着外人去捉拿本衙门的堂官,说出去总不是什么颜面光彩的事,因此,他口中很快地答应,心里却在大转念头,思索身之计。

  这时蒙古马队已开始在街上巡逻,吴家大宅的侍卫们又见醇王亲临,而且带着粘竿处的人,都不免诧异,但有他们“头儿”陪着在一起,自然不会想到是来捉拿肃顺。这种疑惑的神色,启示了海达,未进院子以前,他悄悄把醇王拉到一边,低声说道:“七王爷,回头到了花厅,你老带着人进去,我替你在花厅门口把守。为的是肃中堂嗓门儿大,万一嚷了起来,外面一定会有人进来,我就可以替七王爷挡了回去。”

  醇王同意了他的办法,可是另外派了两个人跟他在一起“把守”其实是监视海达,怕他到外面召集部下来救肃顺。

  这时在花厅守卫的两名侍卫,闻声出来探视,见是醇王,急忙请安,但眼睛却望着海达,想得到一个解释,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了表示是在被挟制之中,海达当然不会开口,而且也用不着他开口,因为醇王已直接在下命令了。

  “把肃中堂叫醒了,请他出来,说有要紧事。”

  “是!”两个侍卫答应着转身要走。

  “慢着!”醇王说了这一声,回头努一努嘴。

  于是粘竿处的四个年轻小伙子,就象突出掩捕什么活泼的小动物似地,以极快的步伐扑到那两个侍卫身边,还未容他们看清楚时,上的佩刀已被缴了去。

  “这算什么?”其中的一个,大为不悦,似埋怨似质问地说。

  “没有什么,”醇王抚慰他说“把你们的刀,暂借一用,一会儿还给你们。去吧,照我的话,好好儿办,包你不吃亏。”

  那两名侍卫这时才醒悟过来,心里在说:肃中堂要倒大霉了!光不吃眼前亏,乖乖儿听话吧!于是诺诺连声地转身而去。

  那座花厅是一明两暗三间屋子,他们走到东屋窗下,敲着窗子喊道:“中堂,中堂!”

  一连叫了三、四声,才听得里面发出娇滴滴的询问声:

  “谁呀?”

  “坐更的侍卫。”

  “干吗?”

  “请中堂说话。”

  这时肃顺也醒了,大声问道:“什么事?”

  “有要紧事,请中堂起,我们好当面回。”

  “什么要紧事?你就在那儿说好了。”

  两名侍卫词穷了,回头望着醇王求援。

  肃顺听听没有声音,在里面大发脾气:“混帐东西,你们在捣什么鬼?有话快说,没有话给我滚!”

  这一下,侍卫只好直说了:“七王爷在这儿。就在这儿窗子外面。”

  “咦!”是很轻的惊异声,息了一会,肃顺才说:“你们请问七王爷,是什么事儿?”

  到这时候醇王不能不说话了:“肃顺,你快起来,有旨意。”

  “有旨意?”肃顺的声音中,有无限的困惑“老七,你是来传旨?”

  “对了。”

  “奇怪呀!”肃顺自语似地说“有旨意给我,怎么让你来传呢?”

  他是自索其解的一句话,在醇王听来,就觉得大有藐视之意了,积月累,多少年来受的气,此时一齐爆发,厉声喝道:“明告你吧!奉旨来拿你。快给我滚出来!”

  一句话未完,只听得陡然娇啼,而且不止一个人的声音,然后听得肃顺骂他的两个宠妾:“哭什么!有什么好哭的?凭他们一群窝囊废,还敢把我怎么样?”

  这一下真把醇王气坏了!真想一脚踢开了门,把肃顺从上抓起来,但顾虑到有两个年轻妇人在里面,仪制所系,不甚雅观,所以只连连冷笑,把中一团火气,硬了下去。

  在近乎尴尬的等待之中,听得屋中有嘤嘤啜泣声,悄悄叮咛声,以及窸窸窣窣,似乎是穿衣着靴声,然后这些声音慢慢地减少,这应该开门出来了,但是没有。

  疑惑不定地等了好半天,醇王猛然醒悟,指着那里的一个侍卫,大声问道:“里面有后门没有?”

  “有个小小的角门,不知通到那儿?从来没有进去过,不敢说。”

  坏了!醇王心想,肃顺一定已从角门巡走,当然逃不掉的,但多少得费手脚。这一来,差使就办得不够漂亮了。

  正想下令破门而入时“呀”地一声,花厅门开,脸怒容的肃顺,在灯笼照耀之下,昂然走了出来。

  不容醇王开口,他先戟指问道:“老七,你手里拿的什么东西?”

  醇王把谕旨一扬:“上谕!你跪下听吧!”

  “慢着!你先说说,谁承的旨?”

  “恭亲王、大学士桂良、局祖培、军机大臣文祥。”

  “哼,这是什么上谕?”肃顺说得又响、又快又清楚“这四个人凭什么承旨?旨从何出?你们心眼儿里还有祖宗家法、大行皇帝的遗命吗?大行皇帝,尸骨未寒,你们就敢当着梓宫在此,矫诏窃政,不怕遭天谴吗?”

  这一顿严厉的训斥,把个醇王得又气又急,他辩不过他,也觉得无须跟他辩,恼羞成怒,厉声喝道:“没有那么多废话!把他拉下来跪着接旨!”

  粘竿处的侍卫早就跃跃试了,一听令下,走上来几个人,七手八脚地把肃顺按着跪倒,肃顺身壮力大,加以出死命挣扎,一时间还不能把他服帖,但这也不过他自讨苦吃而已!那些调鹰狗惯了的上三旗绔子弟,有的是花招,一个施展擒拿术把他的右手反扭,一个往膝弯里一磕,肃顺立刻矮了半截,然后另一个把他的脖子一捏,辫子一拉,头便仰了起来,视线正好对着醇王,在高举的灯笼之下,只见他疼得龇牙咧嘴,额上的汗有黄豆那么大。

  于是醇王高捧拿问肃顺押解来京的上谕,一共七八句话还是结结巴巴地念不利落,好在这只是一个形式,匆匆敷衍过后,他又下令把肃顺押了出去,同时派四个侍卫,进花厅东屋把肃顺的两个宠妾也哭哭啼啼地抓了来,一起送到睿亲王那里。

  大功告成了,气也算出了,但醇王并不觉得痛快,相反地,觉得自己胜之不武,做了件很窝囊的事。这样一直出了吴家大宅,才想起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没有办,于是停下来想了想,回头问道:“海达呢?”

  “海达在!”

  “这儿责成你看守,一草一木不许移动!”醇王已想到肃顺要抄家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