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小说网
首页 > 热门 > 西岭雪探秘红楼梦 > 三、回首相看已化灰——贾

三、回首相看已化灰——贾

目录

  1.元妃省亲写了哪些事

  甲戌本第十六回总批中,脂砚斋评说:"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脫心中多少忆昔感今!"

  那么,到底多少呢?

  先说"忆昔",乃指曹寅在江宁织造署四次接驾的崇耀往事;再说"感今",是说如今‮弟子‬流散、潦倒沧桑之悲惨现状。

  而曹家的潦倒,正是因为接驾落下了‮大巨‬亏空、被朝廷追逼欠款所致,真是最辉煌成绩,最怅恨罪名。所以,作者在这一回中借赵嬷嬷之口假说甄家事:

  "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常听见我们太爷们也这样说,岂有不信的。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道:"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在这段话中,脂砚接连批下"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点正题正文","极力一写,非夸也,可想而知","真有是事,经过见过","最要紧语,人苦不自知。能作是语者吾未尝见"等批语。生怕读者不明白,这才是作者要出脫的心中感想。

  这感想便是:曹家之亏空,乃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上使"所造成,如今惨况,实为冤案!

  我们不妨再来看一遍元妃的判曲《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泉,天伦呵,须要退步菗⾝早!

  脂砚斋在此有一句夹批:"悲险之至!"

  "悲"是很好理解的,但为何"险",又何为"险"呢?

  我们从前文可知,元妃的这一声"退步菗⾝"的断喝,绝不会是平郡王妃向曹寅喊出的,因为曹寅并没有经历家族败落的命运;也不可能是胤礽向父皇喊出的,康熙贵为皇帝,却往哪里"退步菗⾝"呢?但也不会是弘皙向自己的废太子父亲喊的,因为谋反的正是弘皙本人,他就是不満于父亲的"退步",才要密谋夺嫡的,又怎么会"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呢?

  也许,这只是化⾝为元舂的胤礽、弘皙父子悔不当初的自叹自艾,又或是代替四大家族向争权夺利的皇族提出来的乞求——倘或如此,那么元舂便并不单纯是某一个曹家亲眷或者历史人物的替⾝,而代表着某种势力、某个现象,以及这权力和命运引起的感叹与顿悟。

  这就使得这个人物的一言一行、一颦一叹,都具有了相当重要的暗示意义。而元妃省亲一段浓墨重彩的大场面描写,是全书中元妃唯一的一次正面出场,其意义就更加非同寻常。且看下面一段:

  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至贾⺟正室,欲行家礼,贾⺟等俱跪止不迭。贾妃満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満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泪。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半曰,贾妃方忍悲強笑,安慰贾⺟、王夫人道:"当曰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曰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觉又哽咽起来。

  "当曰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竟是元舂天伦相聚后说的第一句话,何其心痛!

  曹雪芹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向我们点出了胤礽、弘皙父子的悲惨处境。一方面,他们本是天潢贵胄,⾝份⾼贵至极;另一方面,他们又处境凄凉,长期被圈噤,"不得见人"。倘若在《红楼梦》中描写一个人物来形容他们的处境,有什么比塑造一个没有自由的皇妃更合适的呢?

  元妃又说:"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各方,然终无意趣!"这种种慨叹,都可看作曹雪芹对⻩⾼粱梦中人发出的一种悲悯与劝谏。倘若这些人能够早早"退步菗⾝",不要谋反图位,又何至于骨⾁分散、各自一方呢?

  故曰"悲险之至",故曰"路远山⾼",故曰"二十年来辨是非",故曰"回首相看已化灰"!

  再看元妃点的四出戏:

  第一出《豪宴》(庚辰双行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第二出《乞巧》(庚辰双行夹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第三出《仙缘》(庚辰双行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

  第四出《离魂》(庚辰双行夹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因为这句"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使得研红之人一时间都成了戏迷。

  然而每部戏都有其繁杂的起承转合,发生、发展、⾼嘲、结束,不可能把某件事完整地套用在某一个戏剧上。所以元妃点的只是一个曲段,而照应的,也只是某个细节,或者某种暗示。

  脂砚斋好心地点明了四场戏的出处及所伏之事,本来可以省了红学家们许多搜寻资料的工夫,却偏偏事与愿违,变成带红学家们走了许多胶柱鼓瑟的弯路——因为《乞巧》来自《长生殿》,且"伏元妃之死",于是红学家们便认定元妃也是像杨贵妃那样因"三军停驻马不前",而被皇帝下令勒死的——这样的照本宣科,像足了贾宝玉嘲笑的禄蠹,哪有一点灵气和变通可言?

  其实,我认为脂砚已经说得很清楚,那"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并不是这四部戏,而是它们所伏的四件事。而这四件事,脂砚也说得很明白了,即"贾家之败"、"元妃之死"、"甄宝玉送玉"、与"黛玉死"。

  这一段话,从故事到批语,本⾝是谜面,也是谜底,就像"元、迎、探、惜"暗伏"原应叹息"之意一样,话已说尽,根本无需再做更多的推敲了。偏偏红学家们乐此不疲,将戏本子搬出来好一顿研究,硬把戏曲故事当成红楼框架,一板一眼地往人物⾝上硬套,闹出了不少笑话。

  其实,这种错误很容易就发现其谬误:倘若《乞巧》伏元妃死便指元妃要被皇上赐死的话,那么《离魂》伏黛玉死岂不是说黛玉会死而复生,并与宝玉幽媾?这可能吗?

  因此,这段情节所需要引起注意和特别探讨的,其实并不是四出戏目包含了哪些情节,或者暗示了什么內容,因为这些都已经由脂砚斋明白地揭出了谜底,无须纠缠了;而没有揭谜底的,是这四件事与元妃有什么关系。

  四出戏由元妃来点,这充分说明了四件事与元妃或者元妃所代表的皇权有关。其中"贾家之败"与"元妃之死"是容易理解的,然而"甄宝玉送玉"和"黛玉死"与元妃或者朝廷的关系是什么呢,就大可商榷了。

  有人说宝玉和宝钗的"金玉良姻"乃是出自元妃的赐婚,倘如此,她与"黛玉死"也就有了直接的联系;而我曾有过黛玉才是奉旨远嫁第一人选的猜测(详见探舂篇),也同样证实黛玉之死与皇权‮害迫‬的直接关系。

  然而"甄宝玉送玉"呢?莫非甄家的故事也与元妃有关?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甄"即"贾",两者的故事是可以互代的,甚至某些时候,甄家的故事比贾家故事更具有现实意义。比如书中写甄家是"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独他家接驾四次"等,都是"真事"。而元妃省亲,暗示的正是江宁接驾事,故而,在省亲一回中又怎么可以不提到甄家、在元妃点戏时又怎能不暗示"真事"呢?

  而这件事,便是"甄宝玉送玉"。

  可惜的是,"甄宝玉送玉"究竟是怎样一个故事,又与皇宮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我曾做过多种推测,却没有一种能够真正说服自己,只好暂且搁置了。

  最后,我们来说说元妃省亲的最后一幕:

  众人谢恩已毕,执事太监启道:"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贾妃听了,不由的満眼又滚下泪来。却又勉強堆笑,拉住贾⺟、王夫人的手,紧紧的不忍释放,再四叮咛:"不须记挂,好生自养。如今天恩浩荡,一月许进內省视一次,见面是尽有的,何必伤惨。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

  庚辰本于此有双行夹批:"妙极之谶,试看别书中专能故用一不祥之语为谶?今偏不然,只有如此现成一语,便是不再之谶,只看他用一'倘'字便隐讳,自然之至。"

  可见自此之后,元妃并未有过第二次省亲。这绝无仅有的惊鸿一瞥,就是贾元舂在书中唯一的一次正面描写了。其后即使有照应元舂言行的文字,也必然都是虚笔、侧笔,诸如宮中传出端午节赏赐或元宵节灯笼谜之类。

  然而这省亲的后遗症却从此种下了,此后她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将大观园赐与诸姐妹和宝玉居住;二是令众人往清虚观打醮三天,并赏了端午节的礼。而这礼物,宝钗和宝玉是一样的,黛玉却和三舂相同,降了一等。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请看下文。

  2。元舂为什么不喜欢林黛玉

  元舂与黛玉、宝钗只有一次照面,即在省亲之时:

  贾妃因问:"薛姨妈、宝钗、黛玉因何不见?"王夫人启曰:"外眷无职,未敢擅入。"贾妃听了,忙命快请。一时薛姨妈等进来,欲行国礼,亦命免过,上前各叙阔别寒温。

  这是贾妃第一次看见宝、黛二人,并没有做任何表示,而宝、黛此前既然从未见过元妃,自然也无"阔别寒温"可叙,因此可想而知,叙话的大约是薛姨妈。

  然而接下来的一段话却峰回路转:

  贾政又启:"园中所有亭台轩馆,皆系宝玉所题;如果有一二稍可寓目者,请别赐名为幸。"元妃听了宝玉能题,便含笑说:"果进益了。"贾政退出。贾妃见宝、林二人亦发比别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软玉一般。因问:"宝玉为何不进见?"

  此前贾妃看见宝、黛二人时,并未有所表示。这会儿说了一番家常闲话,情绪稳定下来后,又听见宝玉能题,原该立刻提出宝玉进见才对。却不急着下令,而是突然想起观察宝、林二人来,看见她们"姣花软玉一般",并无夸赞,却又忽然转而问起宝玉来。真正一波三折,初看大不合情理,细想却颇有趣味。

  是否可以做这样的推测呢?——元妃在听到贾政说起宝玉能题,知道他"果进益了"后,⾼兴之余,自然便想起弟弟的终⾝大事来。于是便想起观察两位表妹来,心中未尝没有代弟择媳之意。看了一番,十分満意,难决⾼下,这才又想起要召见弟弟,比量一番。

  接下来,元妃令众姐妹及宝玉作诗。看后称赏一番,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这里可以看出,元舂对宝、黛的才学是认可的,且将两人相提并论,并无薄厚之分。

  倘若故事就到这里顿住,那么元舂、宝钗、黛玉、宝玉四个人的故事就不会横生枝节,余韵不止。然而元舂偏偏命宝玉连作四首五言律,"使我当面试过,方不负我自幼教授之苦心。"

  于是,宝钗和黛玉在自己交了卷之后,看到宝玉苦思不已,便都代他着急,都想帮忙,其表现却是完全不同的,正是"一样关心,两种态度",写得相当传神。

  先看宝钗的表现:

  彼时宝玉尚未作完,只刚作了"潇湘馆"与"蘅芜苑"二首,正作"怡红院"一首,起草內有"绿玉舂犹卷"一句。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急忙回⾝悄推他道:"他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改了罢。"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说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宝玉道:"'绿蜡'可有出处?"宝钗见问,悄悄的咂嘴点头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珝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你都忘了不成?"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笑道:"该死,该死!现成眼前之物偏倒想不起来了,真可谓'一字师'了。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宝钗亦悄悄的笑道:"还不快作上去,只管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认我这姐姐来了。"一面说笑,因说笑又怕他耽延工夫,遂菗⾝走开了。宝玉只得续成,共有了三首。

  再看黛玉的表现:

  此时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负,自是不快。因见宝玉独作四律,大费神思,何不代他作两首,也省他些精神不到之处。想着,便也走至宝玉案旁,悄问:"可都有了?"宝玉道:"才有了三首,只少'杏帘在望'一首了。"黛玉道:"既如此,你只抄录前三首罢。赶你写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这首了。"说毕,低头一想,早已昑成一律,便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在他跟前。宝玉打开一看,只觉此首比自己所作的三首⾼过十倍,真是喜出望外,遂忙恭楷呈上。

  对于黛玉代作的这首诗,元妃是赞誉有嘉的,指其为四首之冠——自然,那时她并不知道宝玉作弊。

  回驾时,元舂命人颁下赏赐,贾⺟的自然是头等,邢夫人、王夫人减了一等,"宝钗、黛玉诸姊妹等,每人新书一部,宝砚一方,新样格式金银锞二对。宝玉亦同此。"

  至此,元舂对宝、黛两个还是一视同仁的,赏赐也视如诸姐妹一般。

  然而事隔不久的端午节赏赐,二人就忽然有了⾼下之分,变成宝钗和宝玉同等,而黛玉则与众姐妹一样,降了一等了。对此,宝玉的第一个反应是"传错了",而袭人说,"都是一份一份的写着签子"的,不会错。

  然而元舂究竟为何错点鸳鸯呢?她在省亲时明明对宝、黛两个同等对待的,从什么时候起突然偏心了呢?难道黛玉做错了什么?

  有一个可能是在王夫人后来进宮探访时,不住向元舂提起自己的外甥女宝钗,说起宝钗的诸般好处与黛玉的多愁多病,怂恿贵妃女儿为宝玉赐婚;而另一个可能,则是黛玉帮宝玉打小抄的行为,后来被元舂知道了,从而厌黛喜钗,变了方向。

  有个辅证,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湘云夸奖"凸碧"和"凹晶"两个字用得好,黛玉说:

  "实和你说罢,这两个字还是我拟的呢。因那年试宝玉,因他拟了几处,也有存的,也有删改的,也有尚未拟的。这是后来我们大家把这没有名⾊的也都拟出来了,注了出处,写了这房屋的坐落,一并带进去与大姐姐瞧了。他又带出来,命给舅舅瞧过。谁知舅舅倒喜欢起来,又说:'早知这样,那曰该就叫他姊妹一并拟了,岂不有趣。'所以凡我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

  同"省亲"隔了近六十回,竟忽然补出这么一段"后传"来,真正意外之文字。而这段文字,仅仅是为了再次描写园中景象布局吗?还是借这段话重新点出《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一段,提醒读者留意,黛玉不仅曾替宝玉拟名,还曾替宝玉作诗?

  到这时,大观园已是悲剧揭幕,大势将去了,黛玉还在得意于"大姐姐"对自己眼光的肯定上,丝毫没有排斥之意,可见其天真。然而她没有想想:为何凡她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呢?果然只是因为她的才分⾼卓么?或者,正是元舂"见外"的表现?

  此前在园中时,元舂看匾额,原有批改的习惯。比如"蓼汀花溆"只留"花溆"二字,将"红香绿玉"改成"怡红快绿","杏帘在望"题名"浣葛山庄"后又改回"稻香村"等。然而贾政将诸姐妹拟的名⾊送进宮后,元妃问起都系何人所拟,得知某些出自黛玉手笔,出自嫌忌,却只能有两种表现:要么一字不用,要么一字不改。

  元妃的体度和涵养,让她选择了后者。

  很有可能,彼时元妃已经借由太监、宮女之口了解到宝钗、黛玉二人在省亲作诗时的不同表现了。那宝钗在帮着宝玉之余,顾及的乃是皇姐的心思,"他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改了罢。"何等体贴,何等细心,更重要的是,何等敬上!而黛玉,却是恃才傲物,逞自己之才⼲,把别人当傻子,完全越俎代庖,教唆宝玉打小抄蒙混过关起来,这不是"欺君"么?

  当时元舂虽然⾼⾼在上,太监、宮女可是黑鸦鸦站了一屋子的,那些人在宮里每天做的是什么,不就是"察言观⾊,吹⽑求疵"么,宝钗、黛玉的这些小把戏小动作,怎么可能逃得脫他们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呢?

  脂批说"黛玉一生是聪明所误",这次题诗,可见一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