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小说网
首页 > 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五百八十四章 死胡同

第五百八十四章 死胡同

目录

  十一月一正式谈判开始。[]

  因为德方已经做出重大让步承认有承担偿还的义务所以谈判就从每一笔军火贸易的欠款开始。

  与以往不同顾祝同等三名高级将领全程参与了谈判工作。

  主要就是每一笔军火贸易的资金数额都极为巨大负责具体谈判事务的军官根本就没有决策权必须由主导谈判的将领来拍板。当然这也是任命顾祝同等三人为中**方全权代表的主要原因。

  首先谈的是涉及金额最大的轰炸机贸易。

  事实中德军火贸易就是从“轰炸机贸易”开始的而在此之前中德在军火领域以相互援助、以及技术支援为主。大战期间轰炸机是第一种德意志第二帝国以现金大规模采购的军火。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根本没有大批量生产重型轰炸机的能力。

  在采购轰炸机的同时德军也购买了轰炸机的设计图纸并且聘用中国的技术人员帮助建造了生产线可是在大战期间德军采购的重型轰炸机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来自本国的飞机制造厂其余均直接从中国购买。

  主要原因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铝产量严重不足。

  事实德意志第二帝国飞机制造公司也主要依靠从中国进口铝锭才制造出了重型轰炸机。

  要知道大战期间设计与生产的重型轰炸机耗量最多的就是铝材。

  整个大战期间只有中国与美国有足够大的铝产量也只有中国与美国生产了足够多的重型轰炸机。

  事实也只有中美把战略航空兵当成主力其他国家都以战术航空兵为主。[ 找小说素材就到]

  主要原因就是战术飞机对铝的需求量并不高甚至不需要铝材。大战期间的一些优秀战斗机根本就没有使用铝材而战略飞机、特别是战略轰炸机要想达到较好的能就必须大量使用铝材。

  有趣的是从中国进口铝材并不比购买轰炸机便宜多少。

  原因就是在大战期间铝是战略物资其地位在煤炭与钢铁之与石油具有同等的战略价值。整个大战期间。中国一直在严格限制铝的出口总量某些时候甚至止向国外输出铝材。一是中国的铝产量也不算富足首先得供应本国需求、特别是军事需求。二是输出铝材将导致本**火的竞争力降低也就是会对出口轰炸机造成负面影响。三是重型轰炸机属于战略武器而战略航空兵更是当时唯一的战略兵种而中国当局并不希望盟国拥有太强的战略打击能力。

  当然控制铝材出口的最好办法就是由官方制订最低出口价格。

  做为战时管制手段出口物资的价格肯定比内需物资昂贵得多而当时出口给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重型轰炸机都是按照中**方的采购价格定价由此也就导致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飞机制造厂从中国购买铝材生产出来的轰炸机。反而要比德军直接从中国飞机制造厂购买的轰炸机昂贵。

  事实监控轰炸机要比监控铝材的向容易得多。

  要知道。每一架轰炸机都有唯一的机身代码而且每一台发动机都有唯一的代码因此德军在获取了轰炸机之后不可能挪做他用其战损、报废等都有记录可查因此德军的轰炸机群规模一直在掌控之中。相反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企业在进口铝材的时候。并非全部用于制造轰炸机而中国的出口管制机构也不可能知道出口的铝材被用在了什么地方也就无法掌握德军轰炸机群的规模。

  正是如此。[]中国当局的很多政策都是支持出口成品而不是出口原料。

  当然出口成品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

  这就是能够让中国企业获得订单也就能够创造更多的劳动岗位而中国在大战期间并不缺乏劳动力。

  事实这场大战从根本推动了中国的全面工业化进程。

  如果按照工业从业劳动力所占比例计算中国在战前只是一个初级工业国工人在劳动力总量中占的比例还不到十分之一大部分社会劳动力依然是农民。大战结束的时候中国已经是一个全面的工业国了工人所占比例达到了四分之一服务业在劳动力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五农民所占比例降低到了百分之二十低于工人数量农业产值更仅有工业产值的百分之七。

  显然军事需求是推动工业化的主要动力。

  在这里面军火出口又占了很大的比重。

  说白了如果没有巨额军火出口中国的工业化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

  总而言之军火不但是中**人用来战胜强敌的武器也是中国在经济战场最重要的武器。

  甚至可以说中国在大战期间就是一座巨大的军火工厂。

  在这里面中德间的轰炸机贸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到一九四八年底德意志第二帝国从中国进口的轰炸机超过了一万架且百分之九十都是四发重型轰炸机。即便按照中**队的采购价格计算这些轰炸机的总价值也达到了一千四百亿华元相当于两百亿帝国金马克而德意志第二帝国通过各种方式只抵偿了全部购买款项的百分之四十。

  也就是说轰炸机贸易中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欠款就达到了一百二十亿帝国金马克。

  这是个什么概念?

  在大战爆发前帝国金马克直接与黄金挂钩任何人都可以拿帝国金马克去德意志第二帝国的zhōng yāng银行以一比一的比例兑换黄金即一帝国金马克兑换一克黄金。一百二十亿帝国金马克相当于一千二百吨黄金!在大战爆发前德意志第二帝国发行的帝国金马克总共只有四十亿。即便在大战期间为了凑集战争资金德意志第二帝国放宽了帝国金马克的发行规模但是到一九四八年底总发行量也不到五百亿而且其中四分之三以各种方式控制在帝国银行或者金融企业手里还有一部分转为了盟国的外汇储备在市场通的还不到一百亿。

  可以说不考虑其他欠款仅仅是这笔欠款就能拖垮德意志第二帝国。

  说白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根本无力偿还一百二十亿帝国金马克因为到这个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zhōng yāng银行的金库里面只有不到一千吨黄金而偿还这笔欠款需要一千二百吨黄金。

  事实除了解除帝国金马克与黄金的关系不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将宣布破产。

  只是解除帝国金马克与黄金的关系所造成的影响比德意志第二帝国zhōng yāngzhèng fǔ与zhōng yāng银行宣布破产还要严重。

  要知道德意志第二帝国是纯进口国也就是贸易逆差国其经济的基础就是坚的货币。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货币变成废纸那么就不可能从外界购买到原料所有工厂都得停战重建也就无从谈起。

  显然这也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国不想偿还军火欠款的主要原因。

  只是在这个问题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主动权。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只要中国的立场没有松动那么还与不还欠款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经济都将崩溃。

  所幸的是中国的立场并不是不可松动。

  谈判期间顾祝同尽职尽责在压制德方的同时不断的向在后方遥控的冯承乾等人提到如果强行让德意志第二帝国偿还军火贸易的欠款那么将使德意志第二帝国破产而这对中国没有任何好处。为此顾祝同也提出了建议即以转移支付的方式来抵偿部分、甚至是全部军火欠款。

  事实即便顾祝同不提出这样的建议中**方与zhèng fǔ也会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zhōng yāngzhèng fǔ与zhōng yāng银行在债务迫下不得不宣布破产的话那么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所有欠条都将变成白条到时候就算拿回欠款也是严重贬值之后、与白纸没有多大区别的货币。

  说白了当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死循环。

  这就是如果中国想要收回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欠款就得确保德意志第二帝国经济不在战争结束后崩溃也就必须降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争债务甚至得减免掉大部分债务而也就不可能收回欠款。

  面对这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中国当局也没有别的选择。

  要知道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经济彻底崩溃那么中国损失的将不仅仅是欠款而中国在减免掉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战争欠款之后也不是毫无收获至少保住了最主要的贸易伙伴。

  只不过这只是最根本的厉害关系。

  在具体执行层面必须尽可能的减少损失而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德意志第二帝国以转移支付的方式也就是用一切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甚至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物品、权益与利益来支付欠款。

  这也成为了接下来的谈判重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