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二百三十三章
“也正因为川贞两国之內的矛盾不可化解,所以我国攻⼊莫国时,川贞二国即便接到邵方的求援请求,却迟迟不肯派兵北上。”蔡圭仔细做着分析。
朝堂上的众人边听边点头,包括唐寅在內。
蔡圭继续说道:“川贞两国之间的矛盾有很多,向来以文明、⾼贵自居的川国瞧不起野蛮落后的贞国便是其中的矛盾之一。大王想想,川国都瞧不起贞国,又怎会让李弘登顶皇位,尊崇李弘做自己的主子呢?再者说,国力強盛如川国都不敢自己称皇,李弘又何德何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自立为天子?”
唐寅闻言,着下巴,凝思不语。
张鑫不服气地说道:“蔡大人,你刚才也说了,李弘敢觊觎皇位,是因为有川国在支持,怎么现在又说川国是不会支持他的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蔡圭笑道:“并不矛盾!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川国是表面赞成李弘登基,而暗中,则是想借此机会,灭掉贞国。只要李弘正式登基,过不了多久,川国必会鼓动列国成立讨逆联军,一举灭贞!”
一直都以仁德著称的川王肖轩真会象蔡圭说的这样吗?使用如此毒计铲除贞国?众人面面相觑,现在没有谁敢断言蔡圭的猜测是准确还是错误。
张鑫愤愤不平地嘟囔道:“这一切都是你自己估计的,事实上会不会如此,谁又知道呢?”
蔡圭仰面而笑,赞同道:“张大人所言不错,所以,我国现在应以不变应万变,静观事态的发展。诸位大人也不必慌张,事情未必会像大家想的那么严重,恰恰相反,这对于我国也许还是一件好事。”
川贞二国若真的出现如此大的矛盾,至对方于死地,当然是件好事,但问题的关键是,川国到底是不是真心实意的想推李弘登顶皇位。即便在唐寅看来,属于后者的机会也不大,就算真要废黜殷谆,自立为皇,川国也比贞国更有这个实力,怎会把机会让给李弘呢?
唐寅眼珠转了转,问道:“蔡圭,你的应对之策是…”
“很简单,不支持,亦不反对。”蔡圭说道:“静观其变,自会有所发现。”
“恩!”唐寅点点头,觉得蔡圭的分析合情合理,应对之策也是比较稳妥的。他说道:“好,就按照蔡大人的意思办!”
唐寅最终采纳了蔡圭的意见,对于李弘召告天下,罢黜天子之事不做出任何的回应,不过在风国的风平浪静之下,大规模的征兵又开始了。
这一次的征兵不再是填补各军团的空缺,而是做新兵储备之用。唐寅已暗暗打定了主意,如果李弘登基是假也就罢了,如果是真,他宁可向天下列国宣战,也要把李弘逐下皇位。
正所谓一石起千层浪。李弘取代天子的事传扬开来,各国的反应各不相同,有震惊者、有茫然者,亦有愤恨憎恶者。
莫国和安国属于震惊者,莫王邵方和安王越泽都对此事感觉不可思议,天子还在,就算天子崩天,也有子嗣继承皇位,怎么轮也轮不到李弘头上。
⽟国属于茫然者,虽然看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灵霜敏锐地感觉到,列国之间恐怕要有大的变故即将发生。
向来与贞国好的桓国则恰恰是最憎恨李弘问鼎皇位的。桓国之所以与贞国好,完全是畏惧贞国強大的武力,如果李弘成了天子,那还不变本加厉的欺负桓国,甚至是呑并桓国,自己⾝边有这么一个狼子野心的贞国,桓王黎昕连觉睡都睡不安稳。
各国的君主反应不同,但民间的声音却出奇的一致,各国百姓的斥责之声一片。天子之所以称之为天子,是上天选定的骄子,岂能是区区一王公可以取代的?
各公国可以更换君主,改朝换代,但皇廷是绝不能改变的,昊天帝国之所以能长存于世,也是因为有殷氏皇族的延续,这样的思想在列国百姓心目中早已深蒂固,谁要触动殷氏皇族,就等于是触动了百姓心里那最基本的基。
李弘要废天子,自己登基,这无疑是犯下了众怒,各国的不満和讨逆之声一浪接着一浪,文人们的上书象雪片一般堆満了各国国君的桌案,里面的內容除了斥责还是斥责,赞成者寥寥无几。
即便是贞国国內也是这种情况。贞国人也不愿意自己的君主去取代天子,改变殷家皇朝,民间的上书同样是一封接着一封的传到李弘手上。
这时候的李弘,基本属于骑虎难下了,他也没有想到,殷谆明明已成了傀儡天子,毫无实权,自己取而代之并无不妥,怎么就起这么多不満的声音呢?
但告天下书已经颁发下去了,如果这时候他退缩,他这个贞王的脸面还往哪里摆?
现在唯一让他的庒力有所缓解的便是川国对他的支持。
自从打⼊上京,李弘就一直在觊觎天子皇位,但他可不敢表露出来,这次若无川国暗中鼓动,又明面支持,他也不会大张旗鼓的召告天下。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为了皇位,他甘愿冒这次的凶险,哪怕沦为千古罪人,他也要试上一试。
不管头脑多么聪明的人,在皇位这个至⾼无上的荣耀面前,都会被冲晕头脑,李弘就是如此。
为了消除国內的反对声音,李弘下了狠手,对上书之人展开了⾎腥的镇庒和杀屠。
对那些上过书表示过不満的人,只要一经查实,九族同诛。一时间,贞国国內掀起一场腥风⾎雨,受其牵连被问斩者多达数万之众。
不斩直言上书者,这是昊天帝国建立初始的祖训,而各公国也一直延用这个祖训,不管上书之人的意见多么荒谬、无理,天子、王公也应礼遇对待,这和‘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同一个道理。
可现在李弘的所作所为,无疑是让他又犯下了众怒,国內的人是不敢再说话了,但不満的情绪却积庒在心里,越积越深,而一旦找到发怈的机会,那无疑将会掀起一场惊涛骇浪。
无须外部的战,仅仅是贞国国內就已矛盾重重,局势紧张,危机隐蔵于⾎腥又平静的表面下,伺机待发。
最了解贞国情况的莫过于川国。现在川王肖轩很⾼兴啊,或者说他是很庆幸,因为在他之前有了问路石,如果没有李弘,他也不知道区区一傀儡天子在各国百姓心中竟有如此威信,岌岌可危的皇廷还有如此众多的拥护者,现在好了,他是彻底打消了对皇位的觊觎,所有的问题,就由甘愿做问路石的李弘去承担,和他没有任何的⼲系了。
平⽩无故的出手相助,这只会发生在普通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是永远不会存在这种事的。李弘还以为川国是自己的盟友,是真的想帮他登顶皇位,可是他的心机和肖轩比起来,差了何止千里。他以为自己的贞国是虎狼之国,但哪里想到,就在虎狼的⾝边还侧卧着一头吃人不吐骨头的怪兽。
很快,李弘便堂而皇之的住进上京的皇宮之內,同时还令人打造⽟玺,赶制龙袍、龙椅,商讨新国号等诸多问题,看上去,他是真要废黜殷谆,自立为皇了。
这一连串的消息传回盐城,风国朝廷没有做出任何的表示,上下一片沉寂,但殷谆和皇廷可受不了了。
殷谆紧急令人敲响皇宮的巨钟,召集众臣上朝,商议此事。唐寅是他召见的重点人物,生怕他托词不来,殷谆连下三份诏书,急召唐寅⼊宮议事。
现在的皇廷,可真成了人心惶惶,如丧考妣,群众好似大难临头,有些大臣在朝堂上就开始公然谈论自己⽇后的出路。
唐寅到时,看到的正是这般情景。他心中冷笑,背着手,迈着四方步,穿过群臣,在众人的最前面站定。
看到他来了,众人纷纷停止讨论,其中和唐寅一直都有往来的右相郭童凑到他近前,没笑硬挤笑,笑得⽪笑⾁不笑,问道:“风王殿下,李弘那个佞臣贼子在上京自立为皇,这…风国如何应对?”
唐寅耸肩说道:“李相,本王只是一王公而已,岂能对这等大事妄下评论?一切还是看天子的圣意吧!”
他倒把事情摘得一⼲二静,全然一副事不关己,⾼⾼挂起的姿态。
郭童当然明⽩这是唐寅的应付之词,肯定不是心里话,他自讨个没趣,灰头土脸的退了回去。
正在这时,有侍女⾼声唱昑道:“天子到——”
众人精神一振,纷纷跪地叩首,唐寅则是站在原地躬⾝施礼。
随着轻微的脚步声,天子殷谆走进大殿,令众人意外的是,皇后雅彤竟也有随殷谆同来。
殷谆的脸⾊苍⽩难看,雅彤在他⾝边搀扶着他的胳膊慢行。
唐寅见状,暗皱眉头,殷谆不会是被吓的连路都走不了了吧?此等气魄,如何配做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