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纪家
锦朝找了罗永平过来,吩咐他准备给外祖母的东西:“…要几匹颜色庄重的素缎织布,是清居阁的最好。还有几整盒的松仁粽子糖、琥珀糖、葱糖,另外还要准备一把长命金锁…”三表哥的嫡子也快一岁了,正好送给孩子做见面礼。
罗永平应下来,一天之后置办的东西就到了,都装在红漆梨花木的盒子里,十分精致。
顾锦荣却不太愿意和她一起回去,和纪氏说:“…我还有功课没做,先生说描摹状物,要写一篇与格物致知论相同观点的文章…”
锦朝正在旁边,头也不抬地问他:“是八股制艺吗?”
顾锦荣紧抿着嘴,方才点了点头。
锦朝便说:“你才十一岁,周先生就已经让你写八股了?你通读四书了吗?”
顾锦荣一时没话说了,这不过是他找的由头,他现在可还不能写八股制艺的!没想到顾锦朝还真的懂这些,见顾锦荣不再说话,纪氏就暗叹了口气。
顾锦荣也没办法,让清修帮他收拾了箱笼,跟着顾锦朝坐上另一辆青帷马车?n?n地往纪家去。
纪家所在的通州三河县与适安路程较远,锦朝只带了青蒲和采芙,父亲派了一大帮的护院婆子跟着他们,一行人浩浩到了通州地界,外祖母早派了人在官道上等着他们。
锦朝早就给了外祖母书信说要回来,看到连外祖母贴身的管家都派到这儿等着他们过去,锦朝也只能无奈笑笑,外祖母还是宠爱她的。
顾锦荣似乎与她赌气,这一路都没有和她说过话,锦朝也想不起又在哪里得罪了这位小祖宗,心想怕是私底下顾澜跟他说了不少话,也就不想理他。她挑开青色螺纹细布帘看窗外,通州为京杭大运河的最北端,沿着京杭大运河的宝坻商号众多,非常繁荣。三河县也有宽大河,浩浩,码头旁边停靠着船坞。
要是走到郊外,还能看到打渔人家,屋檐下挂着腊鱼。大雪堆积着,农家草房也贴了红红的对联,孩子在田地间跑来跑去,这些全是她所熟悉的景象。
锦朝看得眼眶一热,前世嫁进陈家之后,她再也没有来过三河县。
她想起了自己的外祖母。
外祖母与母亲柔和的性格不同,她掌管纪家之大小事宜。
纪家在通州是有名的富庶,虽然在朝为官的族中人并不多,也无高官位之人。但是纪家有贯通江南与北直隶商运的商号,又有通州诸县多处田产、地产。当年外祖父年轻时突发疾病死亡,外祖母成为未亡人,亦将纪家管理得有声有。
虽说士农工商,尊卑有别。但是像纪家这种大户,在燕京还是有很大名声,官吏之家也常与之往来。
在锦朝眼中,外祖母不同于一般的长辈,她不喜欢女子被拘在闺阁中,也并不要求纪家女子学习女德。她对锦朝更是十分宠溺,由于外祖母的影响,锦朝幼时一直比别的女子更自由。
她甚至还能在丫鬟陪同下去田庄里玩儿,到田里捉蝴蝶。
回去的时候手都是泥巴,外祖母坐在灯旁挑了灯花看书,笑着让一旁的宋妈妈帮她擦手,又抱了她在膝头上教她认字,若是认出一个字,就奖励一块绿豆糕。锦朝调皮不肯认字,赖在外祖母怀里要和她讲今天又做了什么,谁又惹了她不高兴。
讲着讲着就累了,就在外祖母怀里睡着了。
“…表小姐、表少爷,可以下来了。”车外传来随行管家的声音。
又有下人抬了轿凳过来,让锦朝踩着下车来。顾锦朝举目看去,这是纪家内院的一处院子,叫卿碧阁,种了园簌簌的竹林,又用太湖石堆积了假山。他们竟然直接过了垂花门到内院了…
旁边一个容貌清秀的女子立刻了上来,拉住她的手笑道:“朝姐儿也终于到了,这下祖母可该高兴了。”她穿着绛红色缂丝褙子,淡红的月华裙,看起来十分清。锦朝这才认出来,是她的三表嫂刘氏。
三表哥取了刘氏为,刘氏是江南人,祖上出过几门进士,也是个显赫家族。
锦朝行了礼,拉顾锦荣过来:“这位是三表嫂。”
顾锦荣并不太想理人,不过看刘氏面淡笑,十分温和,也才不情不愿地喊了声。
锦朝都想叹气了,放开顾锦荣的衣袖不再理他,挽了刘氏的手边走边说话:“三表嫂竟然还亲自过来接我们…我算着淳哥儿也快周岁了,不知道长胖没有,可要抓周了?”
刘氏两年前才嫁过来,一年就生了嫡子,也是有福气的。笑着拍拍顾锦朝的手:“不麻烦,要不是外祖母正在帮你布置院子,恐怕还要亲自过来呢。你也是来得巧,淳哥儿两后就周岁了,现在长得白白胖胖的,好动得很。”
锦朝道:“男孩好动才好!”又道,“外祖母在帮我布置院子?”
刘氏点点头:“你原来住的栖东泮,祖母早几天听说你要来就叫人整理了,又让花匠从暖房里搬四季海棠出来,布置得花团锦簇的,十分好看。我也正要带你去栖东泮看看…”
锦朝哭笑不得,这四季海棠开花受不得寒,从花房里搬出来,不几就冻坏了。
栖东泮临近外祖母的住处,两个院子还有回廊连结,只隔了一小片湖。她五岁之后就住在栖东泮,却常常赖在外祖母的院子里吃住,不肯回去。她走到院子外面,发现自己小时候种的那棵槐树还在。
落叶后的槐树枝干清瘦,枝桠错,劲如铜铁。
门口站着几个刚留头的小丫头,给她们行礼。走进栖东泮之中,院子里正热闹着,一大群人围拥着一个穿檀素缎褙子的人,一旁穿大红色遍地金的妆花缎衣的妇人正扶着她的手。
锦朝不由得红了眼眶。
外祖母的声音很平和:“抄手游廊那边不要放花盆,朝姐儿喜欢站在那儿看湖水…”
“祖母,朝姐儿来了。”大表嫂含笑喊了一声。
外祖母转过头,还是锦朝记忆中的样子,端正的脸,看起来十分严肃,甚至会给人严厉的感觉。锦朝似乎又想起那年清明阴沉,她一个人跪在外祖母坟前哭,纸钱的灰烬飘得天都是的场景。
外祖母的娘家是扬州吴家,祖上出过好几任都转运盐史,富庶一方。
“朝姐儿!”外祖母向她走过来,脸上带着微笑,脚步甚至有些快,“外祖母大半年没看到你,怎么又长高了…”她摸了摸锦朝的头发,却发现她眼眶红红的,也不说话,笑着问她,“怎么,我的朝姐儿看外祖母还看傻了不成,是不是这一路太累了?”
和母亲说一样的话。
顾锦朝了口气,笑着回答外祖母:“我只是太想您了!”
顾锦荣站在她身后,也向纪吴氏问安。纪吴氏看着他不住点头:“荣哥儿长得真快!样子像你父亲,子也比以前沉稳了。”纪吴氏笑着说,“你小的时候,每次见到我都会被吓哭…”
顾锦荣笑了笑,他当然不记得这些事了。
纪吴氏又叫那妇人过来,三十多的年纪,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拉着顾锦朝的手:“我们朝姐儿倒是越长越漂亮了!”是大舅母,母亲唯一一个嫡亲兄弟的子,娘家是有名的茶叶大户安香宋家。
纪吴氏今年已经六十多了,身体还是很好,走路平稳。要是有人第一次见她,肯定是以为她是个非常严厉的人,其实外祖母待孩子都是十分慈爱的。锦朝拉着她的手,外祖母早年刚管纪家的时候,事事亲力亲为,还常下田庄地头,这一双手磨得十分糙,但是却令她格外安心。
纪吴氏吩咐一旁的管家准备锦朝爱吃的菜:“…把上次二爷去苏州带回来的四鳃鲈清蒸了,再从地窖取黄芽菜,做醋搂黄芽菜。还有红烧兔头、冬笋火腿、炙蛤蜊、烧鹿…”她垂首细想,又说,“加一盏雪莲炖鸽。”
锦朝忙拉住她的手:“外祖母,太多了些!”光是那道四鳃鲈就够费心的了。
纪吴氏笑笑:“你难得来!都是些你喜欢吃的。”又转头问锦荣,“还不知道我们荣哥儿喜欢吃什么?你姐姐喜欢吃清蒸四鳃鲈,二舅每次去苏州总要带一些回来。”
顾锦荣道:“我并没有特别喜好的…”心里却微微一动,他也喜欢吃鲈鱼…
纪吴氏带着锦朝先看了栖东泮,还是她原先在这儿住的布置,只是多加了些青釉花瓶,放了许多的腊梅,院子里也遍植海棠,一簇簇淡红的花映衬着积雪,十分漂亮夺目。内室里加了黑漆美人榻,铺上蓝色杂宝卷云暗缎的靠垫,用金丝织了苏。
锦朝看着这些一时沉默。她想起后来曾经有人问过她,问她恨不恨自己的外祖母。
如果不是外祖母这样娇宠的养着她,不替她的将来考虑,她又怎么会是后来那个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