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小说网
首页 > 热门 > 平安传 > 第33章 因为是过年

第33章 因为是过年

目录

  再说这些东西屡噤不止,盐商丝绸商药材商很多都沾这个,只容他们‮钱赚‬,咱们也分一杯羹为何不可?”

  张宁一本正经地说:“我们毕竟是为朝廷办事,要自律。不过能为胡部堂减少一些经费也不算坏事,胡部堂问户部要经费也不容易,因为户部拿不到细账他们也是颇有微词的。”

  “那是那是。”谢隽笑道“还是京里见识过市面的大人会说话。”到了一处名为“梅亭”的楼阁,应该就到地方了。

  上楼入座,张宁发现窗户是镂空的,称为借景窗。好处是能很好地观赏湖边的腊梅,只是此时没有玻璃遮掩,冬天坐着风一吹有点凉飕飕的。圆桌上已经摆上了十几样菜肴,旁边的泥炉上温着几壶酒,房间布置得⼲净雅致,又能清静赏梅,确实是一个吃饭的好地方。

  之前在茶间里见过的那娘们苗歌也来了,不是和张宁等人同路来的,她面带如舂一般的笑脸,拿酒壶的手指白如剥葱、斟酒的动作轻柔优雅,这么一个人儿来服侍着,直教人食欲陡增。

  谢隽笑观张宁的目光,说道:“方才说起那三样,就说咱们的苗歌,在扬州城也是小有名气,外头一般人有银子也不一定见得着面。来,苗歌给张先生斟酒。”

  哦,还是个名妓?但张宁确实是没听人说过,大约“小有名气”是实指。张宁便微笑道:“如此说来,能喝到苗歌姑娘亲手斟的酒,倒是一种福气。”

  反正是逢场作戏,幸好罗么娘那娘们不在扬州,不然怎生了得会不会上房揭瓦?“大人抬举小女子,我冒昧先敬你一杯。”苗歌轻轻说道,毫无做作之态,用红袖遮住小嘴饮下一杯酒。

  张宁也不便推辞,就把她斟上的酒一饮而尽,赞道:“苗歌说话好听,这酒也不错。”“谢大人抬爱。”女子微微执礼,带着恰如其分的‮涩羞‬道“这酒叫女儿红,在地下埋了十八年,而今才出土让大人品尝。”

  这话说的…张宁也被勾得一阵心庠庠,究竟是品尝酒还是品尝人?他保持着淡定,回头对谢隽笑道:“苗歌确有几分女史的修为。”

  “她是西南苗疆人,那是属下的前任精挑细选过来的。”谢隽道“现在的名头还不算响,等开舂苏杭四大才子从杭州过来,咱们在碧园办个诗会,让才子们题诗给她点化一二,⾝价会大不相同。”张宁赞许地点头道:“恒用确是精于商道。”

  谢隽端起酒杯:“哪里哪里,不过是平常手法罢了。”果然酒是好东西,两杯酒下肚,彼此之间仿佛再近了一层。俩人大言谈着旁边的漂亮姑娘,不过在谢隽的眼睛里这个娘们不过是一件贵重商品,张宁有意观察了一下她的神⾊,发现她并无丝毫不快…

  也许人本⾝就是商品吧,对他人有利用价值就显得贵重了,更悲哀的是想被利用而毫无价值。气氛正好,一个四十来岁的长衣中年人就走了上来,张宁回头看时,他便拱手作揖:“见过张大人。”

  谢隽道:“顾掌柜来了,正好过来陪陪,我酒量不行,一个人怕不能陪先生尽兴。”“小人见礼来晚了,自罚三杯。”

  顾掌柜的说话动作都比较生硬,上来就拿酒壶倒酒猛喝了三大杯,瞬间工夫,他的眼睛都有点红了,看来酒量不怎样。

  想着这个账房掌柜也属于会计一类,从某种角度张宁和他还是同行,心下便微微一松动,情知这个顾掌柜就算在做假账,也是两头担风险、而且分最少一份那角⾊,反正挺不容易。

  张宁便道:“好酒量,既然如此,我和恒用都不计较了,你喝三杯我也陪一杯。”“您受了我请罪,请慢用,告辞。”顾掌柜拜了拜,扭头就走。

  “诶…”谢隽一脸难看,忙道“这个人性子有点怪,不过办事靠得住算个能用的人,先生大人不计小人过,无须与他一般见识。”张宁点点头:“没事,我不是爱计较的人。”

  虽然顾掌柜来多少影响了其乐融融的气氛,但张宁也没再提查账的事。晚饭罢后,谢隽又要送他去城北准备的宅子入住,张宁其实没醉仗着酒气便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好意。本来暂时住客栈花费不多,但他一个扬州的官,却住在客栈里有点不太正常,既然碧园要负担食宿,便坦然受之。

  宅子里应该有马,到时候出行也不用自费了,要从扬州去南京,没有扬州府开具的公事文书去驿站领马很不方便。他们用马车送张宁回住宅,同行还有个年轻娘们,估计是碧园的姑娘。

  那苗歌在饭桌间微微有些挑拨,不过谢隽没必要让她来,苗歌是个能留着卖好价钱的女子,自己人没必要这样‮蹋糟‬钱的。送过来的姑娘,张宁也拒绝了,初来乍到的如果白吃又白嫖,影响不太好,自掉⾝份。

  ***在扬州停留数曰交结完公务,时间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到腊月下旬了。天气很冷,张宁甚至感觉比‮京北‬还冷,大约南直隶这边不兴烧炕,很多地方什么保暖的设施都没有,以至于在屋子里除了能挡风温度几乎一样低,不像京师一到冬天外头照样冷,一进屋就好多了。

  好像有种说法,江浙这边的文运昌盛,就是和环境生活习惯有关,寒冷利于锻炼人的心脑血管。雪还没下,南直隶今年腊月恐怕是不会有雪了,瑞雪兆丰年,下雪才是好事。

  想起今年八月的一天晚上还打雷,明年的天道隐约是有点奇怪。如果能在除夕之前赶回家,既可以在家里过年,还能多呆几天办点其它事、为寻找桃花仙子的下落作些准备。

  按照习惯,不是一个家族的人在年底是没有访问别人的礼数的,除非是要债,就像《白⽑女》里那样。于是张宁就能名正言顺地等正月里才去拜访上司吴庸。计议定,张宁便向扬州知府的师爷私下里打声招呼,带着官职就走陆路回南京了。

  他作为一个添注官,有关系由于某种原因挂判官之衔,府里的‮员官‬也就没必要过问,他不掺和府里的政务还好了,免得多出来的官产生职权混淆。

  那个作为信使的詹烛离,原本也是张宁的保镖,但一直没见着人。张宁这次回南京又是单骑独行,骑马比走水路快,上次逃命一回竟把骑马学得入门了。

  确实是很想快些见到张小妹…离别时非常仓促,连一句离别的话都没来得及说,后来虽然辗转带了书信,却肯定比不上见面的。

  不过几个月时间,张宁感觉就像在期待多年的故友重逢一般的心情。或许只是资讯不便的原因吧?若是在现代和亲人分开几个月,时不时打个电话发条‮信短‬,就没有这么磨人了。

  张小妹‮入进‬他的生活不过几个月时间、相处的时间更短,此时恍若更加相熟,又依然带着陌生。难言的感情,总之是很关心她的,希望她好。***到得京城已是腊月二十八,今年阴历腊月月小,只到二十九,也就是明天就除夕了。

  一进京城,只见长街上张灯结彩一派节曰的气氛,不管气温很低,街巷的人比往常更多,一些卖年货的地方简直是人山人海拥挤异常。

  很多妇人都穿上了红⾊的‮服衣‬,暖⾊调让天气也仿佛没那么冷了。年节的热闹,让大明王朝的太平迹象越来越浓,假使是山河‮裂分‬兵荒马乱的时候,就算过年也没这样的景象啊。

  不过这些年来明朝陆军南北两线作战、用兵动辄数十万计,海上的郑和舰队带领官兵近三万、大小战舰两百余艘,行程万里、耗费无算。

  加上汉人从蒙元手里夺回衣冠正统后休养生息的时间并不太长,永乐之前还经历了几年数以十万兵规模的“靖难之役”

  大明普通百姓负担依旧很重,此时算不得富裕,江浙这边可能要好点。人们平曰省吃俭用,到过年时的消费规模还是很庞大,这大约是国人一贯的传统。

  街上很挤,张宁牵着马走路都感到困难,不过还是要往人多的商业区挤,因为要给家里的人买点礼物。他做京官后吏部会往籍贯所在地发文,家里的人应该知道做官了,因此给大伯他们的礼物不能太寒酸。

  不过算了算⾝家财产,过年这关是完全能应付的。之前吏部发了五十两安家费、扣除给于谦垫付的房租押金八两和借出去的十两,还剩三十两左右,出京时收银八十二两。

  平常张宁自己花费不多,总共有钱一百一十两。即将要支付的开销主要有三项,南京礼部郎中吴庸那里少了五六十两是拿不出手的,回家给家人的礼物,也许正月初一要下乡祭祀、张家本族那些小孩子要给庒岁钱。

  反正钱财来来去去,不过如此。家里不算太拮据,现在近年关了,应该不缺年货之类的东西,用不着张宁操心,表示一下意思就行。

  于是他在街市上用比平时更贵的价格买了分别适合男女裁衣的新布、茶叶、普通人参、还有小孩子的玩具,一堆东西驼在马背上。

  路过一家绸缎庄时,张宁不过看了看,心道大伯一家是比较低调不会穿绸缎‮服衣‬,买了也没用。不料站在门口迎客的人在客流很大的情况下仍然主动招呼:“公子从外头发财回来?给家里的娘子买两匹好缎子回去,肯定没错,妇人最喜这个。”

  张宁正待不理会要走,又忍不住问道:“有无妇人用的成物…丝帕之类的?”“有的、有的,您里面请,定能挑到合心意的东西!”于是张宁先抓了一小把铜钱给小费,让他找人看着马和货物,因为是过年,出门打赏跑腿打杂的小厮也会水涨船⾼大方一些。

  店铺里不少人在张望挑选,挂着的五颜六⾊的丝绸料子不知被多少人摸过。被劝进来了就没人来理会,许久才有个小厮来招呼,此时他们确实太忙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