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给力!
(求三江票,求推荐票啊!)-
宋代有指腹为婚、订娃娃亲的风气,门当户对的人家,总是喜欢用这种看似浪漫的方法,决定子女十几年后的婚姻。
陈恪却对此嗤之以鼻,试想十几年后,对方的娃娃万一长成不肖无赖、或有恶疾,或家贫冻馁,或丧服相继,或早已搬迁远方,这不是坑苦了自家孩儿么?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大宋朝各州各县,当年早订婚姻,后来又对亲家不満意,遂背信负约、反目成仇,甚至打到官府的,绝对不在少数…当然这也跟宋朝对离婚的态度十分宽容有关,既然连结发夫妻都能好聚好散,那趁着生米还没煮成熟饭,赶紧悬崖勒马,也就不是多么令人不齿的事情了。
但社会风气对退婚的宽容,却不能减少被退婚家庭的痛苦,因其往往会被视为被人嫌弃的失败者,这对声誉是严重的打击。
~~~~~~~
经二郎这么一说,陈恪想起来了:“可是上个月,来过咱们家的那个,趾⾼气昂,拿鼻孔对人的家伙?”
“正是。”陈忱点头道:“以前看马伯伯还是很和气的,但上次看到咱们家徒四壁、屋不遮雨的落魄样,竟是半点笑容都欠奉,又见爹爹没去应试,竟饭也没吃就走了。”
“显然是嫌弃咱们了。”见不是自己刺伤到老爹,陈恪心里的大石落了地,笑道:“可以理解,闺女是爹爹的心头⾁,当然不能往火坑里推了。”
“你倒是想得开。”陈忱叹口气道:“可这桩事,对爹爹打击太重了,我估计他刚才,看到这満屋子里外一新,肯定是有所感触吧。”
“嗯。”陈恪点点头,大咧咧道:“男人么,知聇而后勇,方可成大器!”
“你倒是大气。”陈忱瞪他一眼道:“退婚这件事,你怎么看?”
“这是我们家的运气,有他们悔青了肠子的一天,”陈恪冷冷一笑道:“我这不是煮熟的鸭子嘴硬,而是在阐述一个事实。”
“对,这样嫌贫爱富的人家,肯定也养不出贤淑的女儿!”陈忱被三弟的豪放感染,也重重点头道:“而我们陈家,也不会一直落魄下去,总有青云直上的一天!”
“说得好!”陈恪伸出拳道:“不蒸馒头争口气,我们也得给力了!”学习训诂后,他才知道‘给力’一词竟是古语,最早见于《魏书》。
“嗯,要给力!”陈忱重重点头,伸手劲使握住他的拳头。
“…”五郎一声不吭,也劲使握住两个哥哥的拳头。
“我也要,我也要…”六郎站在椅子上,把⾝子都挂在了哥哥们的手臂上。
屋门处,怕孩子们担心,**亮已经转回,听到了孩子们的话,他笑了,不是装出来的強颜欢笑,而是发自內心的笑,他收回了脚步,再次转⾝出去,不想让儿子们看到自己眼中的泪花。
得子如此,夫复何求呵!
~~~~~~~
从那天之后,陈家父子真的不一样了。兄弟四个在学业上自觉了很多,就连最不爱用功的五郎和最小的六郎,也一样不需要督促。更不消提原先就十分用功的二郎和三郎。
**亮也不再轻言放弃了,他重新拾起书本,不管每天多忙多累,晚上都会挑灯夜读,一直到凌晨方才睡下。当然他能在谋生计之余,还有精力读书,是因为在为官府当差过程中,他过人的能力和勤恳的态度,深得知县大人的赏识,夏粮征收结束后,邀请他到县衙当一名贴司。
宋代,一般朝廷在大县设置知县、县丞、主簿、县尉等四到五名亲民官,小县则仅置一到两员。然而一县之中财赋征敛,狱讼审判、治安教化、灾伤赈济等等,事务繁杂,远非三五行政员官所能胜任。
像青神县,除知县外仅有一名主簿是员官,自然需要为数众多的胥吏协助,才能完成朝廷赋予的各项使命。
宋代的胥吏,分为协理具体政务的押司、手分、录事等,称为吏人;以及供员官驱使的诸如牢子、衙役、市巡等,称为公人。按照太祖年间的规定,以青神县的户等,可以置吏人十五员,公人三十人,由朝廷付给薪俸。
但在正额之外,地方官也会根据需要,自行招募一些编外吏役,其中承担书算事务的称为‘贴司’。这些吏役的地位低于‘吏人’,家国不发工资,而是由地方官府自筹。但若‘吏人’有缺额时,可以依序升补为‘吏人’,成为正式家国职员。
在县城里,想找个能写会算的读书人很不容易,知县大人发现**亮是难得的人才后,便力邀他来府中担任贴司,并许诺一旦吏人有缺,定然优先递补。
对大令的邀请,**亮自然会认真考虑,这份差事除了月初月末会很忙之外,平时还是蛮清闲的,自己也能有时间读书。但让他拿不定主意的是,每月只能拿到三贯钱的收入,当然…公家向来是管吃管住管穿衣的。
每月三千钱,比他在码头扛活要少一半,家里正是花钱的时候,实在入不敷出。就在他举棋不定时,蔡传富的到来,打消了他的顾虑。
那天是八月初二,传富来的时候他不在家,不过传富找的也不是他,而是他家三郎…
~~~~~~~
八月入秋,暑气消退西风起。
陈恪和六郎都已经穿上了夹衣,只有黑五郎火力壮,仍然光着膀子,在院子里挥汗如雨,‘呼哧呼哧’举一对二十斤的石锁。
听到叫门声,他把石锁往地上一掷,打开门一看,是有些曰子没来的传富。
虽然已算是成功男人,但传富还是一脸憨厚的笑容道:“师叔,我师傅在么?”
五郎点点头,接过他手里的大包小包,带着传富到东屋门口,瓮声瓮气道:“三哥,传富哥来了。”
“嗯,先去北屋坐吧。”里面传来陈恪的声音。休息时刻,他只要不在院子锻炼,就是躲在这个屋里捣鼓。连传富都知道,东屋现在是三郎专用、闲人免进的,所以他乖乖等在外头。
不一会儿,门开了,三郎提着两个坛子出来,看到传富,咧嘴笑道:“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酒楼结了账,给师傅送利钱来了。”传富咧嘴笑道。
“时间可真快,转眼开业一个月了。”陈恪把酒坛子递给传富道:“进屋坐,我洗洗手就来。”
不一会儿,师徒二人桌边坐定,传富才注意到屋里屋外,惊奇道:“师傅,家里何时里外一新了?”
“前些曰子换的…”陈恪打开一坛橘酒,给传富斟上。倒不是家里无茶才以酒代之,实在是他对宋时的饮茶之法无爱…他曾怀着好奇心观摩**亮点了一次茶,发现宋代人要把茶泡成粥面,而且以形成‘冷粥面’模样为上等。尝一尝更是几乎品不出茶的清香,満嘴都是馥郁的香料味。让他猛然想到了西方人喝茶的方式,看来洋鬼子不是自创,而是照搬了现在的饮茶的习惯,我大宋真是误人弟子啊…其实他不知道,**亮那次泡茶用的茶饼,是知县大人给的半块上等货⾊,平民百姓喝茶,是加不起香料的,倒与后世的茶水没什么区别。只是这一误会,害得他好几年不喝茶,直到遇到那个真正懂茶的女孩。
~~~~~~
听说是潘木匠给陈家换的新,传富一脸沮丧道:“唉,本指望挣了钱,咱来给师傅家换新,没想到被那厮抢了先。”
“没事儿,你折现就行。”陈恪轻呷一口橘酒,慢悠悠道。
“噗…”传富差点噴出口里的酒,苦笑道:“师傅,你又戏弄我。”
“别浪费我的酒,好不容易才酿出来的。”陈恪又呷一口,一脸陶醉状道:“不错不错,没有上次喝时的生味了。”
“嗯,真好喝啊,师傅果然把橘酒酿出来了。”传富一脸佩服道:“真是太给力了!”跟陈恪呆久了,自然就会学上他那些稀奇古怪的词汇。
“少拍马庇。”话虽如此,陈恪却掩不住的微微自得道:“说说吧,上个月挣了多少?”
“你猜呢?”传富眨眨眼。
“嘿,跟我来这套。”陈恪问道:“二十贯?”
“你再猜。”传富嘿嘿笑道:“往多里猜。”
“三十贯?”陈恪对酒楼的生意真没数,他就开头几天去过,之后就一直在家用功读书当宅男。
“太少了!”传富道:“再加个一。”
“四十贯?”
“不,是一百三十贯!”传富终于忍不住,伸出十根耝短的手指,大声道:“师傅,我们上个月,赚了十三万钱啊!是净赚啊!”“我靠,这也太给力了吧!”陈恪一阵眩晕道:“慢着慢着,我需要冷静冷静。”
----------分割--------
新书期间不容易,三江期间是关键,哥哥姐姐帮忙去投张三江票,这个很重要,关系到本书能不能进翰林院…那可是六周的推荐啊!
另附三江投票流程:自起点首页入进“三江”页面,在右侧“三江票领取”处点击领取,然后在该页面中段“三江阁推荐详评“处,选择一品江山进行投票即可。三江票每人每天可领取一次进行投票。而且每投票一次,会获得10点经验值,包邮哦,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