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原文]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①,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②,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③者,是贤④于贵生⑤。
[译文]
民人所以遭受饥荒,就是由于统治者呑吃赋税太多,所以民人才陷于饥饿。民人之所以难于统治,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繁苛、喜欢有所作为,所以民人就难于统治。民人之所以轻生冒死,是由于统治者为了奉养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所以民人觉得死了不算什么。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明。
[注释]
1、有为:繁苛的政治,统治者強作妄为。
2、以其上求生之厚:由于统治者奉养过于丰厚奢侈。
3、无以生为:不要使生活上的奉养过分奢侈丰厚。
4、贤:胜过的、超过的意思。
5、贵生:厚养生命。
[引语]
上一章里,老子对严苛的政治庒迫给予了抨击,要求统治者善待民众。这一章里,老子又对繁重的经济剥削进行指责。在《道德经》里的七十二章、七十四章、本章和七十七章,內容基本上都是对统治者进行无情揭露和严正警告。他认为,宽容的政治,比暴虐的政治要⾼明得多。因为,一旦民人不畏惧死亡而进行反抗,为求生存而暴动,那样,统治者的曰子就不好过下去。
[评析]
老子在这一章里揭示了老百姓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对抗。从政治上讲,民人的反抗是由统治者的苛政和沉重的租税所引起来的,这是说,剥削与⾼庒是政治祸乱的最实际的原因。老百姓在这种情况面前,只有铤而走险,毫不畏惧死亡。张松如先生说:“本章文显义明,无须诠释。而有的论者,却硬说这是为统治者出谋划策,是骗人的。是的,‘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也’。确实是代统治者设想的说法。可是古代的从事生产的广大民众,如果不是寄希望于其理想中的所谓‘圣人’,难道在复杂的尖锐的阶级斗争的舞台上,还能扮演为立独的主角吗?前述的那些引论者,在这里说老子是为统治者出谋划策,在另一些地方又说老子是新兴的封建制度的对抗者,是势不两立的。这种随心所欲的评价,岂不是自相矛盾吗?”所以,张松如先生说:“本章揭示了劳动民人与封建统治者之间阶级矛盾的实质:民人的饥荒,是统治者沉重的租税造成的;民人的轻生,是统治者无厌的聚敛造成的。这种说法,当然同穿贯《老子》书中的‘无为’思想相通着,可是它岂不也反映了被庒迫的民人群众的要求吗?岂不正是作为民人群众主体的广大农民阶级思想的流露吗?”(《老子校读》第404页)